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泉城旅拍[趵突泉-1]

(2019-07-30 14:29:37)
标签:

泉城旅拍

趵突泉

黑虎泉泉群

分类: 济南市区

泉城旅拍[趵突泉-1]
趵突泉泉群位于旧城区西南部,包括趵突泉公园及其附近地区,散落着30多处泉池,有20多处集中分布在趵突泉公园内。其中趵突泉,金线泉,皇华泉,柳絮泉,卧牛泉,漱玉泉,马跑泉,无忧泉,石湾泉,湛露泉,满井泉,登州泉,杜康泉,望水泉为新七十二名泉。7月29日上午,老汉来到趵突泉公园纳凉,赏泉10几处,依前后顺序排列为:饮虎池、无忧泉、趵突泉、登州泉、杜康泉、花墙子泉、板桥泉、皇华泉、卧牛泉、老金线泉、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无忧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无忧泉在趵突泉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1989年整治为池,面积672平方米。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泉池巧石缀岸,石矶卧波,水清见底,漫石穿隙流进趵突泉内。四周松柏泄翠,杨柳垂荫,修竹储润。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无忧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明代晏壁《七十二泉诗》:"槛泉西畔漱清流,酌水能消万斛愁。白叟黄童争击壤,春来有事向东畴。"
泉城旅拍[趵突泉-1]趵突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趵突泉位于趵突泉公园内的泺源堂前。民国二十年(1931年)四周用石砌岸。几经变化,形成长方形泉池,长30米,宽18米,深2.2米。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每天涌出7万立方米泉水,泉水有三个出水口,最大涌水量为16.2万米/天。趵突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明代晏壁《七十二泉诗》:"渴马崖前水满川,江心泉迸蕊珠圆。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趵突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登州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登州泉传说因水脉通登州而得名
泉城旅拍[趵突泉-1]
登州泉池长3米,宽2。周围有环池。泉水从内池溢出后,沿内池四边跌落于外池之中,状如满溢的一盘琼浆,水面如镜,光洁如缎,落水如珠,丽影扬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游走于趵突泉公园和万竹园之间,翠竹瑟瑟,忽见平地凸起一池,且泉池造型独特,长方形的泉池中池中有池,外池内壁刻有登州泉三个大字。
杜康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杜康泉(又名北煮糠泉)位于济南趵突泉公园内,东临泺源堂,济南72名泉之一,传说因酒仙杜康曾于此置锅制酒而得名。水势旺盛,清冽甘美,昔为居民选用的饮用水。今泉池长2.4米,宽2米,自然石缀岸。

泉城旅拍[趵突泉-1]

南侧连一井形泉池,池上建亭,额悬杜康泉木匾。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杜康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杜康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杜康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花墙子泉位于北煮糠泉西北侧。原在花墙子街87号院,1983 年调查时已填埋。19978月恢复,为石砌长方形池。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板桥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板桥泉在趵突泉公园西北区泺园南首,因过去有大板桥街、小板桥街而得名。其实与郑板桥无关。

泉城旅拍[趵突泉-1]

2003年济南泉水复涌以来,板桥泉水位一直较为平稳

泉城旅拍[趵突泉-1]
20109月初,板桥泉水位持续攀升,原本平静的水面涌出五股水花,形状好似梅花一般,让游客大饱眼福。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泺苑是趵突泉公园一条仿古民居式水景街,东西长28米,南北长约100米,总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这里曾经河道交叉、泉源充沛,一年四季流水潺潺。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泺苑街均以青石板铺面,板桥泉泉水流过街面最后汇入三曲桥大河面,形成“清泉石上流”、“水上汀步”等景观,可供人们亲泉、嬉水。泺苑内建筑沿循明清济南民居风格,以廊、榭、阁等敞开性建筑为主,亭、台、楼、阁、榭等高低错落,交相辉映,宛如一幅秀美的水墨画
泉城旅拍[趵突泉-1]


皇华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皇华泉在柳絮泉西、鱼展室门前东侧。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著录。清《七十二泉记》亦著录明代晏壁《七十二泉诗》:"金线池东涌碧泉,皇华使节耀齐川。圣恩浩荡宽如海,散作甘霖遍八埏。"

泉城旅拍[趵突泉-1]皇华泉呈长方形,石砌,长6.3米,宽4.1米,深2米,周围绕以石雕栏杆。池内北壁嵌皇华泉石刻。

卧牛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卧牛泉位于趵突泉公园鱼展室前,东邻皇华泉。因常有耕牛躺卧泉旁休息的传说而得名。泉池呈长方形,池壁用块石垒成。当年泉水喷涌极盛,常年满溢。

泉城旅拍[趵突泉-1]明代晏壁《七十二泉诗》:"昔闻陶墓有牛眠,今见齐州溢井泉。千载历山遗胜迹,秋风禾黍满虞田。"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池长6.3米,宽41米,深2米,水自池底沙际涌出,晶莹碧透。北岸石栏上嵌卧牛泉名刻。
老金线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老金线泉,即金《名泉碑》上所列的金线泉。位于趵突泉东北侧,趵突泉公园尚志堂和鱼展室之间。明 《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也著录。泉池石砌,方形。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池内北壁,有一长方条石,上刻隶书老金线泉四字,系当代济南书法家李仲余书。
泉城旅拍[趵突泉-1]
原来水盛时,泉水从池底两边对涌且流势相当,在水面相交,聚成一条水线,漂浮移动,时隐时现,阳光一照,闪闪发光。现无。
金线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老金线泉东约20米处一个石砌雕栏小池中,也出现了金线,便将这泉称为金线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将清同治九年(1870年)吴兴人丁彦臣题写的金线泉三字石刻,移嵌在这泉的东壁上,而把原来的金线泉称之为老金线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漱玉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在柳絮泉东侧,为一长方石砌水池,周饰石雕栏杆。池壁镶嵌漱玉泉刻石。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泉南侧为溢水口,由自然石叠砌。泉水从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水面破裂,咝咝作响,然后漫石穿隙,跌入一自然形水池中,如同漱玉。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柳絮泉在漱玉泉西侧,是石砌长方池。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诗》、清《七十二泉记》均著录。泉池四周饰汉白玉石雕栏杆,池东栏杆间柳絮泉三字

泉城旅拍[趵突泉-1]泉周植垂柳多株,阳春三月,柔絮纷飞,水花泛白,相映成趣,故名。相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故居就靠近这里。
泉城旅拍[趵突泉-1]饮虎池在饮虎池街南首。趵突泉南门西,石砌长方形,池岸四周护以石栏板,水口在北,注入白龙湾。
泉城旅拍[趵突泉-1]饮虎池
泉城旅拍[趵突泉-1]
没有参观的泉有16个泉:东门西北:螺丝泉、马跑泉、浅井泉、混沙泉、洗钵泉。南门附近:石湾泉、酒泉、湛露泉、沧泉、满井泉、尚志泉。万竹园内:东高泉、白龙湾、白云泉、望水泉、泉亭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