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汉逛芙蓉街
					
											标签:
																				
                            芙蓉街关帝庙文庙小吃旅游 | 
					分类: 济南市区 | 

现在的芙蓉街,以小吃闻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来芙蓉街是冲着它的小吃来的。

芙蓉街过去有四座庙,从南向北依次为:土地庙、龙神庙、关帝庙、文庙。其中以文庙和关帝庙最为著名。文庙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曾是济南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关帝庙始建于清代中期,现在的关帝庙是2009年重修的,在芙蓉街中段东侧38号,坐东朝西,正对省府东街。2009年3月至12月修缮后对外开放。



关帝庙所祭神明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关云长,俗称关公。佛道儒争相把他拉入教门充当神,成了无人不晓的“武圣人”。
济南府学文庙
济南府学文庙北临大明湖,南临芙蓉街。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始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到民国时期,不同规模增建、重修达三十余次。建筑群坐北朝南,布局严整,规模宏大。
影壁位于文庙之外,长9.85米,高约5米,厚0.95米,砖砌,呈“一”字形,琉璃瓦顶。其北面正中有圆形砖雕装饰图案,为清代遗物。
棂星门为四柱三间冲天式雕花石坊。
泮池在棂星门北,池近半圆形,弧面朝南,北岸弦长37.4米。池周环绕白石望板、望柱。泮桥从池正中部跨越南北,为青石拱桥,长19米,宽2.88米,共五孔,正中桥孔最大,两边孔径对称递减。
屏门作为文庙第三道门,是一座五间六柱牌坊。坊顶五楼,由明间向两侧呈三阶式错落,重昂单檐庑殿顶,覆黄琉璃瓦,饰吻兽,檐下以云头斗栱承托,额枋彩绘“旭日云鹤”、“金龙戏珠”等图案。坊柱前后各用斜柱支撑,柱础由石鼓夹抱。1952年,牌坊的地上部分被迁建至大明湖公园南门。2007年在原址重建。
重修过程中,施工人员还在屏门以北发现了明代泮池遗迹,并将之恢复,使府学文庙内出现罕见的“双泮池”景观。
大成门为进入大成殿前院落的正门,面阔五间,歇山顶,上覆琉璃筒瓦。大成门两侧原与廊庑相连,与大成殿组成一封闭院落。



东西廊庑是大成殿前左右的长排庑房,彼此相对,与大成门和大成殿围成封闭院落,廊庑内供奉孔子弟子。
大殿面阔九间,东西阔34.5米;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南北深13.9米;通高13.86米,面积约480平方米。

大殿正中供奉孔子,左右前方是“四配”,“四配”后面是十二哲。
明伦堂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1950年代被小学拆除以修建教学楼。现已依照史料在大成殿北的原址上复建,并将作为一处国学讲堂。
尊经阁原是文庙存储经典之地。1950年代,原尊经阁仅剩遗址。2008年起在原址稍偏南处进行了重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