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关林庙

标签:
洛阳关林庙旅游 |
分类: 祖国各地 |

大门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中间大门上有九九八十一颗金色乳钉,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最高品级的标志。
大门东西两边为八字墙,分别篆写“忠义”、
“仁勇”4个大字,概括了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一生。
兀立于广场上的“千秋鉴”楼,为旧时“灯影锣鼓话兴亡”的所在。



铁狮是明代善男信女敬奉关公的遗物,虽历400余载风风雨雨,依然肃穆含威。
门额上的“威扬六合”匾,则是慈禧皇太后的御笔,十分珍贵。


由仪门到大殿,甬道长35米、宽4米,两边石栏,36根望柱,104个石狮。现时之甬道,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石狮御道是皇帝或朝廷遣官致祭时的专用步道,百狮百态,惟妙惟肖。
拜殿位于正殿之前,与之相连,是春秋大祭之时百官僚属谒拜之所。
大殿(拜殿)对联“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古联)。
殿中悬挂有乾隆御书的“声灵于铄”匾和“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联。

启圣殿是关林的主体建筑,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雕梁画栋、气势恢宏。
二殿又叫财神殿,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是关林建筑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殿宇之一。
庑殿式门上悬挂着"光昭日月"匾额,是清光绪帝御题。
内塑关公武财神像,关平、周仓捧印持刀分立身后,招财童子、利市童子侍奉身前。古往今来,人们多在这里祈求生意兴隆,财运亨通,事业发达。








关林庙后面是林地

公元219年冬,孙权偷袭荆州,关羽退走麦城,大义归天。220年春正月,孙权害怕刘备起兵报复,将传关羽首级于洛阳曹操处

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关林庙,扩建成占地200余亩、院落四进、殿宇廊庑150余间、规模宏远的朝拜关公圣域。万历三十三(1605年)年敕封关羽“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君”,关羽始封“圣”。


关林石坊宽10米,高6米,三门道。



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奉敕碑亭,结构端庄,八角亭彩饰华繁、木雕精美,全为木榫结构,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惊人的创造力。

冢正面南墙有康熙五十六年所建石墓门

关林庙院内其它景观
前一篇:登上洛阳丽景门城楼
后一篇: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