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普照寺
标签:
临沂普照寺 |
分类: 山东省内 |
临沂普照寺位于兰山区洗砚池街“王羲之故居”内,据《临沂县志·古迹》载:“王右军故宅,治城西南隅普照寺”。西晋末,“永嘉之变”(公元307年-313年),临沂“诸王南迁,舍宅为寺。东有晒书台,南有洗砚池,皆其遗址”(《集柳碑》)。后魏时,名律寺。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赐名开元寺。北宋改称天宁万寿禅寺。伪齐刘豫时,易名普照寺。金天会十五年(1137年),僧妙济禅师觉海来普照寺任主持。四年后,在大雄宝殿北建藏经楼,收藏佛经5048卷。抗日战争前,寺院等仍一直保存,为省立第五中学的第三、四院。日军侵占临沂后,古建筑被破坏,古文物遭洗劫,普照寺等名存实亡。2004年,市政府拨款进行了修复,2005年1月经省宗教局批准,对外开放。普照寺内每逢佛教节日,香火旺盛,香客如织。普照寺座北面南,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气势雄伟。天王殿
天王殿
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正中供奉三尊佛像
大雄宝殿左右是十八罗汉

三尊佛像后面是南海观音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