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杜受田故居

标签:
滨州杜守田故居旅游 |
分类: 山东省内 |
杜受田故居是清王朝咸丰皇帝的恩师杜受田的旧居,也是杜受田家族众多名臣的旧居。这是故居门前广场牌坊。
滨州杜家是明清望族,久有“一门之盛,甲于天下”的美誉,以“一门十二进士”、“四世六翰林”、“四代为相”、“满门皆清官”而闻名华夏,杜家六百多年来,一直长盛不衰,被誉为“滨州第一家族”。11月26日我们一行8人乘坐公交车来到这里,女士们在牌坊前留影。
故居始建于明朝中期,占地约20亩,有客厅、绣楼、厢房、祠堂、西轩书房、大同客栈等房屋187余间,建筑风格充分体现明清鲁北建筑特色。
“一座杜家宅,明清两朝史”,杜受田故居集历史名人与文化沉淀于一体,是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得天独厚的人文遗产。
大门内正上方悬挂着“方伯第”、“相国第”
“传胪”、“会元”
“亚元”、“御赐”等牌匾。
二门内悬挂着一块“祖孙父子兄弟伯侄翰林”
匾额 ,四世六翰林在滨州传为佳话,成为人人皆知的奇闻。
翰林堂,是杜家的会客厅,是杜家接待重要宾客的地方处。建于明朝中期,三间五架梁,后人常称该厅为“翰林堂”、“太师堂”。
状元井,据传此井建于宋代,当年井水清澈如泉,民间传说和秦皇台八角龙井相通,关乎科举文运,文人如能以井中“圣水”洗面,就能文思如泉涌,以井水磨墨可使笔下生花,后人称“状元井”。
杜受田故居主院
杜受田故居主院,这里是杜受田青少年居住、生活的地方。这里是故居的核心建筑,建于明末,到现在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了,三间正房,东西各三间厢房,是一座典型的明清鲁北建筑院落。杜家十二名进士中的十名,五位翰林都是出自这个院落
西轩书房,是滨州杜家家族教育基地。西轩书房最初是由江西布政使杜诗所建,是杜家子弟们读书习作、讨论文章、研习书画和藏书及存放祖人著述的场所,初名“净明山房”。
西轩—2
西轩—3
西轩—4
西轩—5
西轩—6
东厢房-1
东厢房-2
东厢房-3
东厢房-4
净明山房-2

绣楼也叫阁楼,是杜受田故居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朝中期,为二层砖木建筑,杜家的女儿居住和活动的地方,楼下生活居室,楼上琴棋书画。这里是故居中位置最好的地方。杜家姑娘不缠脚。在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而杜家大院的姑娘、媳妇却要读书识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绍德堂-1
绍德堂-2
绍德堂-3
绍德堂-4
绍德堂-5
绍德堂-6
古老的法桐
聚德堂-1
聚德堂-2
聚德堂-3
聚德堂-4
聚德堂-5
聚德堂-6
钢柱子家-1
钢柱子家-2
钢柱子家-3
“钢柱子”是400年前的钉子户,杜家准备扩大旧居规模,只有最西南角的一户刚姓人家,无论如何就是不愿出让。后来杜堮说刚姓人家如此品性刚烈,是我们杜家宅院的钢柱子,留下最好。
在马厩的明柱上有一副书写规正的正楷体楹联,经常吸引着不少过路人驻足欣赏,赞不绝口。“远近迟速逍遥过,进退连还运道通”。14个字的楹联,字字都有“走”字旁,体现了一个“动”字。
杜受田故居较大,黄老汉自己乱走,有些地方重复走,有的地方没逛到。回来整理有些照片还对不上号,看来没有导游是不行了。出门时才发现导览图,要是早看到拍下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