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曲阜三孔一日游旅游 |
分类: 山东省内 |

11月10日(周五)我们一行7人参加了,《泰国 乳胶体验馆+孔府孔庙孔林+丝绸展览馆(泰安)一日游》。费用:9.9元(含往返车费含午餐,标准团餐)(22岁以下交60元车费和餐费)。费用不含:三孔门票(孔府孔庙孔林共150元自愿选择)60岁以上凭身份证门票全免。

我们7人中有4人在全民健身公交车站牌(路北的)集合6:30来车,我们3人在和谐广场门口公交车站牌集合6:40来车。

7:50来到泰安服务区


乳胶馆是我们的第一个购物店,在这里要呆2个小时。这么便宜的旅游,不进购物店是不可能的。







12:20乘车来到三孔景区。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

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围墙有万仞高,用以称颂孔子学识渊博高深。现在看到的“万仞宫墙”石额,即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写。

孔庙的总体布局是由孔子当年的故居长期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孔庙,公元前478年始建,后不断扩建,至今成为一处占地14公顷的古建筑群,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与五十四门坊,气势宏伟、巨碑林立,堪称宫殿之城。孔庙门票50元,60岁以上凭身份证免门票。
金声玉振坊,进孔庙后的第一座石坊,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建,三间四柱式石坊,石鼓夹抱,4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各蹲踞一个雕刻古朴的独角怪兽“辟天邪”,俗称“朝天吼”。两侧坊额浅雕云龙戏珠,明间坊额填色4个大字“金声玉振”,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的。

棂星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四根石柱顶端为四大天将,中间平梁上是火焰宝珠,以象征此门由天将守卫而成为参天立地的天门。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为石质结构。“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太和元气坊后为“至圣庙”坊,原名为“宣圣庙”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记载,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的庙图上已有“宣圣庙”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宣圣庙”为“至圣庙”。此坊为汉白玉石质。

圣时门原为孔庙正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扩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世宗赐名为“圣时门”。此门建于高台之上,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龙戏珠石陛,系明代雕刻。“圣时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弘道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门三间,当时是孔庙的正门。明弘治年间重修孔庙时,改建为五间。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重修。




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改为七间,


内部结构为层叠式木架,阁两层,中间夹暗层,原上屋藏御赐经书,暗层藏印板,下层藏御香帛。

过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院


十三碑亭内碑文的内容均为历代帝王、大臣们修庙、祭庙、告庙之类的记录。



大成门在宋代初年叫仪门。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因大成殿得名大成门。原门三间,明弘治十二年和清雍正二年两次着火后重修。



先师手植桧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现在看到的大成殿是清雍正时期火后重建的。大成殿阔九间,深五间,主殿高24.8米、阔45.69米、深24.85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




大殿内有9座大型神龛,17座塑像。中间一座是孔子,孔子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





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占地约16公顷,共有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463间,旧称“衍圣公府”。








这个院子两侧的厅房,各挂有一个牌子,是孔府仿照建王朝六部而设的六厅,即管色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