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曲阜三孔一日游旅游 |
分类: 山东省内 |
11月10日(周五)我们一行7人参加了,《泰国 乳胶体验馆+孔府孔庙孔林+丝绸展览馆(泰安)一日游》。费用:9.9元(含往返车费含午餐,标准团餐)(22岁以下交60元车费和餐费)。费用不含:三孔门票(孔府孔庙孔林共150元自愿选择)60岁以上凭身份证门票全免。
我们7人中有4人在全民健身公交车站牌(路北的)集合6:30来车,我们3人在和谐广场门口公交车站牌集合6:40来车。
7:50来到泰安服务区
9点10分来到曲阜“泰国乳胶体验馆”下车,乳胶馆在孔林停车场附近,我们的大巴车就停在孔林停车场。
乳胶馆是我们的第一个购物店,在这里要呆2个小时。这么便宜的旅游,不进购物店是不可能的。
先听课:“乳胶经久耐用,永不变形,无化学成分,驱赶蛀虫,超高弹性,可适合不同体重之人体,透气防菌,防瞒,保持睡眠舒适干爽……”。
乳胶床垫体验
乳胶床垫体验
乳胶床垫体验参观者可在这里睡一会,穿红上衣的是导购。
11:20我们来到“孔府宴大酒楼”吃团餐。
12:20乘车来到三孔景区。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是明代曲阜城的正南门。
古代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围墙有万仞高,用以称颂孔子学识渊博高深。现在看到的“万仞宫墙”石额,即乾隆皇帝的御笔题写。
孔庙的总体布局是由孔子当年的故居长期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二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孔庙,公元前478年始建,后不断扩建,至今成为一处占地14公顷的古建筑群,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与五十四门坊,气势宏伟、巨碑林立,堪称宫殿之城。孔庙门票50元,60岁以上凭身份证免门票。
金声玉振坊,进孔庙后的第一座石坊,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建,三间四柱式石坊,石鼓夹抱,4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宝座上各蹲踞一个雕刻古朴的独角怪兽“辟天邪”,俗称“朝天吼”。两侧坊额浅雕云龙戏珠,明间坊额填色4个大字“金声玉振”,是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著名书法家胡缵宗题写的。
棂星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原为木质结构,清代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衍圣公孔昭焕重修孔庙时,换成石柱铁梁。四根石柱顶端为四大天将,中间平梁上是火焰宝珠,以象征此门由天将守卫而成为参天立地的天门。
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全为石质结构。“太和元气”四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太和元气坊后为“至圣庙”坊,原名为“宣圣庙”坊,始建年代未查到记载,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的庙图上已有“宣圣庙”坊。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宣圣庙”为“至圣庙”。此坊为汉白玉石质。
圣时门原为孔庙正门,建于明代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扩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清世宗赐名为“圣时门”。此门建于高台之上,前后御道上各有浮雕云龙戏珠石陛,系明代雕刻。“圣时门”三字为清高宗乾隆手书。
弘道门始建于明代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原门三间,当时是孔庙的正门。明弘治年间重修孔庙时,改建为五间。
清代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雍正皇帝钦定为“弘道门”,后由乾隆皇帝题写“弘道”二字竖匾立于门额。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始建于宋代,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重修。
“大中门”三字匾额系清高宗乾隆手书。

奎文阁原名藏书楼,始建于宋代,重檐五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改为三檐,赐名“奎文阁”。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改为七间,
内部结构为层叠式木架,阁两层,中间夹暗层,原上屋藏御赐经书,暗层藏印板,下层藏御香帛。
过奎文阁便是十三碑亭院
院内有十三座碑亭,保存了唐、宋、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所设立碑刻57块。
十三碑亭内碑文的内容均为历代帝王、大臣们修庙、祭庙、告庙之类的记录。
此碑最高大
大成门在宋代初年叫仪门。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因大成殿得名大成门。原门三间,明弘治十二年和清雍正二年两次着火后重修。
此门用黄瓦、彩绘斗拱,前后各用四根石柱擎檐,前后中央四根深雕云龙蟠柱,其余四根为浅雕花纹,前后台阶中有浮雕龙陛,均为明代中期雕刻。
清世宗雍正题匾
先师手植桧
大成门里东侧有一石栏,栏内有一棵桧树,相传为孔子亲手所植。
宋代以前孔庙内并没有杏坛。现杏坛的位置是宋代以前孔庙的正殿。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将正殿扩建,位置后移。
为纪念孔子讲学,在原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即筑一个土台,周围植杏树,名曰“杏坛”。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殿始建于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现在看到的大成殿是清雍正时期火后重建的。大成殿阔九间,深五间,主殿高24.8米、阔45.69米、深24.85米,重檐九脊,黄瓦飞甍,斗拱交错、雕梁画栋。



大殿内有9座大型神龛,17座塑像。中间一座是孔子,孔子像坐高3.35米,头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

孔庙参观后从出口走出是一条步行街,街两边有很多小店都是卖纪念品的。
门票走过北头的门楼,便是孔府了。
孔府门票50元,60岁以上凭身份证免门票
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占地约16公顷,共有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463间,旧称“衍圣公府”。

孔府大门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二字。

孔府二门里,这座独具风格的门叫“恩赐重光门”,过去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时,此门才在13声炮声中徐徐启开,此门又称“仪门”或“塞门”。
过去,一般官宦人家是不允许建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有其殊荣。
这个院子两侧的厅房,各挂有一个牌子,是孔府仿照建王朝六部而设的六厅,即管色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
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
正中太师椅上,披铺斑斓虎皮,长桌上置文房四宝、印章令箭。
两旁摆满各种兵器、更鼓、云牌、龙旗。
官衔木牌,象征着孔府的种种特权。



三堂过后,我们进入“内宅”,在过去,内宅绝对不许擅入。
内宅门的内壁上画着一个形似麒麟的动物,叫“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你看它连八仙的宝物都吃掉了,还要去吃太阳。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脏枉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