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羊宫

标签:
成都青羊宫旅游 |
分类: 祖国各地 |
青羊宫位于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
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公元1671年)陆续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
2017年5月13日我和岳中来到这里
门票后面有青羊宫简介
现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吉祥动物雕饰镶嵌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细致、造形典雅。殿顶塑有两条游龙正戏抢灵珠。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
山门是青羊宫第一重殿宇灵祖殿,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高约20米。
中间供奉王灵官
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混元殿,重建于光绪年间。我们去时正在维修,封闭施工。
混元殿后是八卦亭,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
八卦亭高约20米、宽约17米,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整体建筑共三层,建于重台之上,亭座石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造型古朴典雅。
八卦亭每层飞檐都精雕着狮、象、虎、豹,各种兽物镶嵌在雄峙的翘角上。屋面为黄绿紫三色琉璃瓦,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独具风格的琉璃葫芦宝鼎,造型优美。
双排擎檐石柱共16根,皆由巨石凿成,高约4.8米,直径约50厘米。
八卦亭是青羊宫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亭内正中供奉着老子骑着青牛的塑像。(内有道人不让拍照)
三清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三清殿基长四十米,为正方形,总面积1600平方米。外檐柱上雕刻着六合童儿、双狮戏球等艺术木雕,有一副贴金对联:“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
三清殿内供奉的是道教最高极尊之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右侧为双角青羊,双角青羊是成都信徒张柯氏延于道光九年捐赠。
大殿两边还塑有十二金仙,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燃灯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三清殿之后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始建筑——斗姥殿,为全木建筑。斗姥殿也称元辰殿,长约十米,宽约九米,建于明代,为楼底式建筑。
殿内供奉的斗姥,全称为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姆元君,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也是六十甲子太岁本命星君的首领。
道书中说她名紫光夫人,斗姥额有三目,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臂,为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神像慈容照人,斗姥是一位掌人间生死罪福的天神。在斗姥右边供奉的是女仙之首西王母,即民间所说的王母娘娘。
左边祀奉的是土皇地祗,为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灵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即民间所称的“地母”。
两边分别塑有南斗六星、南极长生大帝(寿星)、和北斗七星。
玉皇殿位于斗姥殿“福、禄、寿”的巨大照壁后面。
玉皇殿原殿为清道光年间建造,后因危楼拆除。新殿建于1995年,楼底结构,长约18米,宽约六米。
殿内楼上供奉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