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孝文化博物馆“崇孝苑”

标签:
崇孝苑孝文化博物馆闵子骞墓旅游 |
分类: 济南市区 |
闵子骞路北端,百花公园西门北侧,有一处孝文化博物馆名叫“崇孝苑”,内有闵子骞墓。
崇孝苑门口上方黑色牌匾上书写着“崇孝苑”三个金色的大字,这是书法家欧阳中石所写。
普通的三开间建筑,青砖灰瓦、朱红廊柱。
门上方挂“闵子骞祠”匾额
庙堂内供奉着闵子骞的坐像,面容端庄沉静,纹理润泽细腻,整体漆黑透亮,为黑陶制品。
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他和颜回、冉伯牛、仲弓被列为孔门德行科的优秀生。元朝人编撰的《二十四孝图》,将闵子骞孝亲的故事排在第三,使之家喻户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著名的先贤之一。
三面墙上写着闵子骞的生平事迹

鞭打芦花传说:闵子骞8岁丧母,父续娶后妻姚氏,生闵革、闵蒙二子。继母对亲生的两个孩子十分疼爱,对闵子骞却十分刻簿,平时不打就骂,不给饭吃也是常事。这一切,闵子骞都默默地忍受了。

有一年冬天,闵父带着三个儿子外出,闵子骞为父驭车,天冷鞭坠。闵父怒其不争,鞭之,闵子骞的棉袄被打破了,许多芦花纷纷扬扬地从棉袄里飞了出来。闵父见状,大吃一惊,撕开小儿子的棉袄一看,全是新棉花,原来是继母搞的鬼呀。闵父自觉错怪了孩子,抱着闵子骞落下了悔恨的泪水……回了家,闵父狠狠打了继母一顿,接着又写了一纸休书。继母哭哭啼啼就要被赶出闵家门了,闵子骞见状,一面拉住继母,一面跪在父亲面前哀求道:“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闵父觉得有道理,就依了闵子骞,把继母留了下来。闵子骞的做法也感动了继母,从此,继母对三个孩子都一样地疼爱了。
闵子骞墓在庙堂以北
闵子骞墓高约3米,封土直径约5米,呈圆形,四周有多尊石羊、石马、石狮、石龟等石像,还有几棵古树。坟墓北侧立着一块刻有“闵子骞墓”字样的石碑,上面还有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说明。
闵子骞墓的祭文碑
东侧的《二十四孝图》展示墙
铁人
在墓园内,从各处挖掘出的石碑石刻经过整修,已经形成了两排整齐的碑林,成为了墓园内的新景观。
一代枭雄韩复榘书写的匾额“裕鲁当”,那是济南石刻博物馆收集来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