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太清宫
标签:
青岛崂山太清宫 |
分类: 青岛市区 |

崂山的太清宫,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南面是碧蓝的海湾,称"太清湾"。
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

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

古树名木掩映中的千年古刹,就是古今闻名的崂山太清宫。

经过牌坊,我们来到新修的太清宫正门。

太清宫的正门,这个门是2004年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开放。大门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
来到宫观,仙、俗相分的标志就是宫观的山门,按照道教的说法,跨过山门,就意味着踏进了仙界,与立于山门殿外眺望已是天壤之别、仙俗之别。



进入大门,右手边是钟楼和左手边是鼓楼。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楼后有两座高大雄伟的建筑,这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
元君阁供奉的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全称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又叫"泰山玉女",按道家之说,男子得仙称"真人",女子得仙称"元君"。泰山玉女,上通乾象,降临下土,坤道成女,故名"天仙玉女",又因神女身穿碧衣红裙,所以全称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碧霞元君的右边是送子娘娘,左边是眼光娘娘,殿内两边供奉的是"八仙"。
元辰阁供奉的是斗母元君

斗母又称斗老,斗母是道教星宿神中的北斗众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象的女神,也就是掌管农业节令的神。元辰殿內供奉的六十甲子神象,文武兼备,喜怒各异,或持枪剑,或抱琴执笏,各显神通,轮流管理人间一年祸福,被尊为值年太岁。



三官殿
三官殿
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
我们的三位祖先尧、舜、禹。相传尧敬天爱民,上应天象,风调雨顺,被人尊为"天官"。舜在位时,民风高尚,地不生灾,被尊为"地官"。大禹继承父业,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了水患,被尊为"水官"。
一棵弯弯曲曲的榆树,因为它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所以把它称为"唐榆",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现在这棵树高约19米,树冠东西长25米多,南北约33米,遮荫面积达一亩多地。
崂山蒲松岭塑像
太清宫的主殿三清殿。三清殿供奉的是三清尊神,中间这位是玉清原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右边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张道凌创教时把他尊为教祖。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这尊红脸膛,三只眼,三目怒视,虬须四张,披甲带盔,手持钢鞭火轮的神像就是镇坛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神和纠察神,相当于佛教护法神韦驮的地位。
在神话传说中它是天上阳神的总管。全真道奉他为北五祖的第一祖,他姓王名殆,道号"东华子"曾经隐居昆嵛山烟霞洞潜心修炼,修道成功后,得天真赐号"东华帝君"。
西配殿供奉的是西王母,神话传说她是天上阴神的总管,居住在昆嵛山的瑶池,民间称她为王母娘娘,西王母是她的官称。
走出三清殿向东拐是关岳祠


这里边供奉的是汉代的关羽和宋代忠将岳飞。道教信奉他们,一是因为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必然吸收一些民族精神,民族传统,其中包括忠和义。
这个小亭子,传说是"蒲松龄写书亭"。相传蒲松龄到崂山时,曾在此写书。《聊斋志异》共有四百多篇故事,其中有八篇是以崂山为题材或以崂山为背景的,如"崂山道士","香玉"等。


三皇殿

中间手里擎着太极图的是天皇也就是伏羲氏,旁边那位手捻稻菽的是地皇神农氏,另一边手握护板的是人皇轩辕氏。三皇殿两侧供奉的是中国古代的十大神医,其中有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等。他们的智慧和勤劳一向受到人们的崇敬。

汉柏凌霄
救苦殿

救苦殿供奉的是"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信仰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传说凡是被打入地狱的人只要他们的亲人带着太乙救苦天尊传授的神符,向神祈祷,下地狱的人便一定会得救。
这棵树就是蒲松龄老先生《聊斋志异》"香玉篇"中"绛雪"的化身。"绛雪"就是红色的雪的意思,随着《聊斋志异》的流传于世,这棵山茶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