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博物馆(130912)

标签:
青州博物馆 |
分类: 山东省内 |
青州市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1984年异地新建。
整体设计为一古典式民族建筑群,展厅分别为单檐、重檐歇山式建筑,四围合抱,间之以回廊相连。
厅廊均以金色琉璃瓦覆顶,檐牙高啄,金碧辉煌。
馆内现存文物已达两万件,是中国规模最大、收藏文物最多、门类最全的县级博物馆。下面是一楼的“青州简史陈列”的文物照片:
二楼展厅是青州博物馆精华和镇馆之宝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中国唯一的殿试卷真迹,价值连城。

这件保存良好的珍品为19折册页,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封面、封底均为全绫装裱。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字,为当时的皇帝朱翊钧御书,下钤“弥封关防”长印,占一折。

下为正文,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

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

主张“实心先立”、“实政继举”才能天下太平安乐,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并附有作者上三代简历。

赵秉忠的殿试卷填补了中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中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系国家一级文物。

1996年10月,青州博物馆在青州龙兴寺遗址内勘探并抢救性发掘了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并在博物馆展出。龙兴寺约始建于北魏时期,元末明初废弃,是一处延续千余年的著名佛教寺院。窖藏坑位于寺院遗址最北部,坑内埋藏着从北魏到北宋时期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其中既有大型造像碑,又有单体造像,涉及佛像、菩萨像、弟子、罗汉像、供养人像等诸多题材;最大的高320厘米,最小的高仅20厘米。
(龙兴寺佛像厅不准许拍照,下面4幅照片来源网络)
汉代“宜子孙玉璧”1982年春从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东汉古墓中出土。经鉴定,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完整、最大、最优、艺术性最高的一件。
质地为和阗墨玉。圆形出廓,外径15.4厘米,内径2.6厘米,出廓5.4厘米,重375克。中部有凸起圆环。环与外廓间交互浅浮雕夔龙与乳丁共8组。环与内孔间雕乳丁158个,背面与正面同,是乳丁减为118个。出廓部分由透雕夔龙纹组成,纹中间透雕“宜子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