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宫东郭而庄南泉寺遗址

标签:
仲宫东郭而庄太甲山南泉寺遗址 |
分类: 历城、章丘 |
6月13日早6点出发,在八一立交桥南乘坐65路公交车。在东郭庄站下车,前行见路标后沿乡间山道南行。
上了一大坡,看到一牌坊,上书:“梨源山庄”。

步行约半小时,来到了在深山峡谷中隐藏着的唐代建筑的南泉古寺遗址。首先看到的是在1965年“四清”运动时建成的“四清水池”。水池西南角建彷古亭《太甲亭》,并立有重建太甲亭碑。
四清水池沿上的《太甲山摩崖造像》文物保护碑。
梨源山庄主餐厅座东面西,南面是南泉寺仅剩一座钟亭。
石钟亭质朴端庄,柱上镌对联一幅。
上联为“声偕六律达三界”,下联是“韵叶五音彻九霄”,横批“赞和”。


石碑正面字已模糊,仔细辨认是《重修南泉寺碑记》“葛而庄东南……有泉名为南泉,此泉居七十二泉之首。泉北有大雄宝殿,东有协天大帝……殿前有古柏二株”,称该寺为“锦绣川之大观也”。落款清道光二年。反面刻《四清水池》落款一九六六年。

另一方《重修南泉寺碑记》曰:“郭而庄之阳有南泉寺,南接太甲陵,北近锦绣川,山环水抱,形势绝盛,诚历下之胜境也。创建不知何时,重修非止一次。”经过了这次维修,全寺“焕然一新,巍乎可观”。看样子是民国时期的。

南泉在寺院遗址的东南隅,泉池在一石券门洞中。南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南泉虽常年流淌,然由于保护不力,混沌杂乱,完全没了想象中的清澈剔透,实为憾事。泉水自池壁溢水口流出,通过暗道向西曲行30余米汇入“四清水池”,供引水灌溉之用。1995年,南泉寺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甲山山腰间,有唐代摩崖石刻造像3尊,现保存完好,这些石刻造像对研究唐代佛教史与雕刻艺术有重大价值。因山路难走,06年来时我上了一半就不敢上了。事过5年,这次我就更不敢攀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