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老汉的自留地
黄老汉的自留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817
  • 关注人气:5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铜壁山寻古 子房洞探幽

(2011-05-30 15:38:22)
标签:

子房洞

铜壁山

东沟村

高而

张良

分类: 历城、章丘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    铜壁山子房洞文化旅游生态园。在济南市历城区高而乡东沟村铜壁山山前。5月29日上午,我们从仲宫乘88路支线2,在东沟站下车,沿一条向东走的路步行约2公里,来到子房洞文化旅游生态园。远远望见的便是雄伟壮观的圣德门,购票方可进入,票价30,老年证半价。山友们都走旁门左道,谁肯花这冤枉钱。穿过门洞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如碧玉般的湖面,传说当年张良在此修炼时出现了龙吟凤鸣的祥瑞之象,故取名龙吟湖。继续前行,来到了黄楝树广场。广场中央,有张良当年亲手植下的黄楝树,虽历经两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树左右是双白虎泉,泉上建亭。

黄楝树北面的山是铜壁山,据传张良在此藏兵百万,犹如铜墙铁壁一般。山坡处有一平台,称为三仙台,台上建有子房庙,庙内塑张良像。子房庙西新建《孝慈堂》气势雄伟,大殿内供奉三尊神像,台下建有大型棋盘、棋子景观。沿山路还建有龙王庙、土地庙、山神庙。子房庙前有杏树,果实累累,摘几个杏尝尝甜中带酸。

从子房庙到子房洞有石阶,台阶高,拾级而上两腿有些吃力。山路两旁林木茂盛,俺边走、边玩、边歇,来到半山腰处平台,子房洞就在这里。子房洞门坐北朝南,料石砌成,嵌额碑刻有“汉留侯子房隐仙洞”8个大字,落款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洞之周围,翠柏葱郁,蔚然深秀。
    进得洞门,空间宽绰,迎面是一座小型石庙,颜额刻汉留侯祠,两侧镌楹联:宝鼎呈祥香结彩,银台报喜烛生花。石庙内供奉张良骑龟的神像。张良,字子房,西汉大将军。祖先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他曾谋刺秦始皇未遂。后拜黄石公为师学习兵法,成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刘邦的得力干将,在推翻秦王朝和楚汉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建立汉朝后,他被封为留侯,后辞官过起隐居生活。

   沿石庙西侧向前,有一天然洞厅,顶部圆而平滑,两侧洞壁皆有小洞室,非常规则,叫仙人洞。相传为仙人的卧室。据说子房洞洞深约百米,洞内还有一地河,只是因为里面太黑,手电筒光弱不顶用,没敢探索。子房洞西侧是“子房五帝阁”遗址,有碑碣分别为明隆庆、崇祯和清康熙年间重修子房洞、创建五帝阁记碑。碑文记载明崇祯九年,修建子房五帝阁。清朝时多次重修,现今仅存三方半石碑记载着当年的历史。石碑西有一人高的龟形的浅洞,相传张良成仙后,神龟从石壁中破壳而出留下的,张良便乘神龟成仙而去。顺平台西行尚有 清风明月两亭,此处为观园区风光最佳之处。由于体力所限,没去观赏。昨天风大不宜野餐,匆匆吃两口返回。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铜壁山子房洞文化旅游生态园大门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龙吟湖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黄楝树广场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大型棋盘景观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子房庙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孝慈堂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石阶山路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来到子房洞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子房洞东面的石刻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子房洞内的石庙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

张良骑龟的神像(龟花遮挡了!)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沿石庙西侧向前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天然洞厅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三方半石碑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龟形洞
铜壁山寻古 <wbr>子房洞探幽龟形洞前留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