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车站初始称为东关车站,也称为济南东站(TSINANFU—DST德文),但人们还是习惯以所在地名称呼,叫黄台站。

黄台车站坐落在今济南市山大路北端,站前为今黄台南路。站房坐北面南,站前有一小型广场。车站由一个两层的办公楼和单层的售票、候车厅组成,平面都是长方形。

候车厅三开间,东面一间为售票室和票库,余两间为候车厅。旅客自南面经过高台阶进入候车厅,向北到站台上车的出口是一个突出的石门廊,门廊的四个方向均开洞,人流疏散便捷。西部的两层办公楼,带阁楼层,一层是行李房、客运室,二层是车站工作人员的宿舍。(注:建筑的西侧部份是后建的)

木地面、木楼板、木楼梯。一个小巧的木制螺旋楼梯十分精致,至今仍保存完好。东部是单层的候车厅,屋内不做吊顶,屋顶的南北两面各做一个气窗。

1914年黄台车站旧影
该图片来源:风声的博文:《胶济铁路济南东站-黄台火车站》
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张润武先生在《图说济南老建筑》中说,黄台车站建于1905年。以朝向铁路的北面为主要立面西部办公楼为三个开间,开矩形门窗,扁平的窗楣;东部的候车厅镶着粗石边框的大半圆拱形门窗。碎石墙基,水泥拉毛的墙面,墙的拐角用粗石作隅石样予以加固。屋顶初建时为四坡传统小灰瓦屋面,屋顶上的吻兽花脊与济南当地的民居作法相同。
由候车厅到北站台去的高大的石门廊是建筑立面的装饰重点。下面是向两侧逐渐蹬开的粗石扶壁夹着半圆券的石拱门洞。上面是一高二低的三个山墙面小尖塔,挺拔向上,造型古朴,健壮而有力,颇有中世纪德国古城堡的感觉。(注:因不允许进站里,我拍不到它的照片,暂借《风声》的图片。)

黄台站现在已经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说:反映20世纪初年历史事件的电影《大浪淘沙》和电视剧《东方商人》等就是以黄台车站为外景地拍摄的。
提示:
乘BRT2号线至东仓站。换乘44路公交车,黄台南路站下车。北行到黄台南路,路北可见黄台车站。
文字来源:逢春阶的博客:变成文物的百年老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