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喂,李部长,你认错人了啊~~~

(2010-08-21 13:24:58)
标签:

长江大学

李玉泉

挟尸

张轶

南方周末

分类: 有感而发

喂,李部长,你认错人了啊~~~

关于“挟尸要价”的几个小问题的研究

 

最近几天,挟尸造假的问题闹的满天飞,长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李玉泉称照片为造假,照片上的老人为渔民当是他们是在捞尸体,并不是在以尸体为要挟要钱,渔民后来无辜被人打了。而照片的拍摄者张轶以及《华商报》则坚决否认这种指责,并拿出来当时全部的照片作证。咱是个闲人,喜欢围观热闹,这种事情不围观一下实在对不住自己,闲的无聊之时又翻了一下当时的新闻,并且和几位网友(在此感谢司马兄弟)讨论了一下得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李部长,你认错人了耶~~~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2ZHE1SIGG.gif

 

为了防止大家把人物搞混也犯下李部长的错误,咱在这里先说说这件事中涉及的几个人物:陈选德、陈恒云、陈波、王守海。看到这几个名字有人会问:这都是谁啊,怎么这么多姓陈的啊?

 

嗯,简单介绍一下身份。

陈选德和陈恒云:职业是渔民,当天架船出现了现场。两个人中“一个腰有伤年纪大了不敢下水,一个根本不会游泳”

 

http://s5/middle/4af69e66x8e50584e2754&690


背上“见死不救”恶名的渔民陈选德和陈恒云图/邹家虎

 

http://s7/middle/4af69e66x8e4fedf47446&690

陈波:捞尸队的老板,或者说是八凌打捞公司老板,也就是照片上正在数钱的人。

 

王守海是谁呢,大家应该对这个人有很深的印象,就是这位站在船头穿白衣一脸凶相摇手的大爷。

就是他:http://s9/middle/4af69e66x8e50274a8038&690

 

好了,人物介绍完毕,让我们重新把当天的事情理一理,看看这几个人当天的表现吧。

 

2009年10月24日

 

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落实少年,人链断裂,数名学生落水,在冬泳队及周围群众的帮助下有几名学生被救,三人失踪,然后——

 

——渔民陈选德和陈恒云分别驾驶小船来到附近救人,当还有三人失踪的时候,岸边的女生跑过来求他们救人。两人回答:“我们只能救水上的。”(这个问题随后解释)然后二人离开了现场。

 

——捞尸队出现。

 

——捞尸队出现。老板陈波找到岸边的师生谈论打捞的价钱问题。捞尸队的王守海几人开始打捞尸体。

 

——现场的长江大学老师与陈波谈判确定每人1.2万,共3.6万的打捞费用。现场凑了4000元给了陈波。

 

——下午3点半左右,王守海与另一条船将穿红衣服的陈及时遗体打捞出水。

 

——同时,也就在陈及时遗体出水的时候,渔民陈选德和陈恒云架船回到了自己的家。

 

——捞尸队的老板陈波因余下的3.2万元迟迟不到位与师生发生冲突。

 

——下午4点左右,就是穿白色衣服的方招同学遗体出水。

 

——陈波打电话给王守海,暂停作业。此时,岸上的师生要求将方招同学的遗体送上岸并继续打捞何东旭同学遗体。

 

——下午4点40左右,记者张轶赶到现场。

 

——4点43分照片(以下图片为记者张轶公布的当时拍摄的全套图中的节选,全套的地址在文章末尾)

http://s15/middle/4af69e66x8e4ff2f07b4e&690

在16:41前,第二具遗体已经捞了上来。2009年10月24日16:43,王守海(白衣者)船头等钱。图/张轶

http://s10/middle/4af69e66x8e4ff6e82179&690

16:45,打捞人员将第二名遇难学生遗体从水里拉起,并用绳子栓牢右臂。图/记者 张轶

 

http://s16/middle/4af69e66x8e4ffcd3abdf&690

看到学校来人了,王守海和其他打捞者开始向学校的人说钱还没到位之类的话。“……说好的三万六,钱到位了再往上拉……我只听老板的!”图/记者张轶

 

——王守海摆手,记者张轶拍下了那张获奖照片。据王守海说,他后来想不起自己当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据王守海说他们将方招同学的遗体放在岸边,然后静待老板指示。

然而现场的照片是这样的:

http://s1/middle/4af69e66x8e5002436790&690

在师生们的求助和抗议下,并声称一定给钱,王守海一行才示意将第二名遇难学生的遗体交给岸上的师生。图/记者 张轶

http://s1/middle/4af69e66x8e5008d20510&690

http://s14/middle/4af69e66x8e5009cf1cdd&690

17:08,王守海等人因3.6万元还没到手停止打捞,在船上抽烟、喝水。图/记者 张轶

http://s7/middle/4af69e66x8e5006539f56&690

17:37,岸上的陈波收到校方筹集的钱款。据张轶说,打捞一具遗体付一次款,款不到位打捞就中断。图片由目击者提供

 

 

 

——下午6点左右,何东旭同学遗体出水。

http://s5/middle/4af69e66x8e500d494ee4&690

 

2009年10月28日

 

——上午10时,三位大学生的追悼会正式开始。荆州市委主要领导参加了追悼会。荆州数万市民来到灵堂。

 

——下午2时左右,陈选德和妻子再次开着他们破旧的渔船来到宝塔湾卖鱼。“船刚靠岸,几个人从岸边冲到渔船上,我脸上就挨了三巴掌。”70岁的陈选德说。随后,渔网被拉到岸上,他老伴则紧紧地护住渔网。但岸边又来了几名中年妇女一起把渔网及护着渔网的老伴一起拖上了岸。惊恐中陈选德已经忘了申辩,事实上他根本没弄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直到听见有人骂:“你这个见死不救的还敢来荆州卖鱼!”陈恒云得知此事后,不敢再去卖鱼。

 

2009年11月3日

 

——《华商报》刊发张轶拍摄的照片,当时照片的备注是“打捞船赶到后,船主陈某(船头着白色衬衫者)把打捞上来的一名大学生遗体用绳子绑住,以索要更高的捞尸费。真真摄”后来,《华商报》对照片的注释进行了更正称“白色衬衫者姓王而不姓陈。”

 

2009年11月5日

 

——《南方周末》刊发记者杨继斌的报道,:《“牵尸索价”照被误读渔民被冤 挟尸要价另有其人》。

 

----------------------------------------------------------华丽的分割线--------------------------------------------------------------

看了上面简单的整理,大家有什么感受,肯定是说那个获奖照片这个里面好像没牵扯到陈选德和陈恒云啊,估计会问这几个问题:

 

1、女生去求陈选德和陈恒云,为什么他们不去捞尸体呢?

回答:根据,《“牵尸索价”照被误读渔民被冤挟尸要价另有其人》的报道,原因有两个:

第一、这两个渔民一个腰有伤年纪大了不敢下水,一个根本不会游泳;

第二、他们没有下水捞尸体的权力。在这之前,陈波曾警告他们,不许捞荆州段的尸体,否则,“砸你们的船,烧你们的网”。他们顺从的不再参与打捞尸体。

 

2、陈选德夫妇为什么会被打?

回答:当时女生向两人央求,陈选德和陈恒云回答“我们只能救水上的”,这句话在当时的环境中被无限放大,被人认为是见死不救,这件事与挟尸要价没关系。陈选德夫妇被打是在10月28日,11月3日挟尸要价的图片才被刊登出来。

 

让我们再回来看看李部长的话:

 

“两船合力将尸体牵引到岸边,捞起一具送到岸边一具,再打捞下一具,荡漾的水波显示船的划动。据有人证实,这名捞尸人不姓陈,而是叫王守海。

渔民陈凯说“捞到人,我们每船每次能得500元,捞不到就是200元,甚至有时给包烟。”可见,如果谈价,也不是由船上从事打捞的这些人。因为我们对“渔民见死不救”的误传,已经使本来应该列入“救人集体”的两个老人现在不敢出江,不敢见人,不敢与人打招呼。老人在宝塔湾卖鱼。他被人打了三个耳光,腰上踹了一脚。“无数的砖头瓦砾向我扔来,几百人围过来,他们大声指责谩骂,有人喊打死他,打死他,这个没良心的老东西,见死不救的畜生。”最后,船被砸了,渔网也被烧了。那么,因为我们对照片的误读而使这四个老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善良的人们又于心何忍?”

 

很明显的,李部长将几件事搞混了。

 

也就是说:

1、陈波的挟尸要价和王守海当时拒绝将方招同学遗体交给岸上的师生是毫无疑问的。陈选德和陈恒云挨打是因为当时他们“我们只能救水上的”这句令人有歧义的话。

 

2、王守海没有被打,被打的是陈选德夫妇。

 

让我们再看看事发后李部长接受采访的新闻:

 

http://www.cncsj.net/a/2009/10/31/content_80473.html

 

    我是后来才知道有老师和学校领导给了他们钱的。”昨天下午,长江大学宣传部部长李玉泉对自己曾发布的不实信息表示歉意。
 
    28日,他在接受采访时,否认“渔民讨要打捞费”的网上传言。
 
    李玉泉解释说,当时之所以否认,是因为学校面临着很大的压力,“毕竟学生都已经死了,颂扬他们的英雄事迹才是最主要的。”
 
    至于给了渔民多少钱,李玉泉说,因为当时事发突然,钱都是老师和到场的校领导临时凑的,到底给了多少还在统计中,“但应该在上万元……送到了两个渔民手上。”

 

  我是后来才知道有老师和学校领导给了他们钱的”这句话看,李部长当时是不在现场的,也就是说李部长完全没有搞清当时现场的情况,而且连《南方周末》的报道都没读明白,将人物与时间混为一谈,脑补了一番,发表了一番照片造假的惊世骇俗的言论……

 

以上~

 

文章提到的文章的地址:

南方周末:“牵尸索价”照被误读渔民被冤 挟尸要价另有其人

http://news.ifeng.com/society/special/daxueshengjiuren/news/detail_2010_08/20/2005896_0.shtml

 

《挟尸要价》作者公布全套照片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2841_12796.html#p=1

郝建国承认第一次发表时候文字介绍有瑕疵:

http://news.163.com/10/0821/05/6EJANSDF00014J7Q.html

http://s4/middle/4af69e66x8e551f1255c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