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京绥·白塔记忆
标签:
京绥铁路白塔车站铁路历史文化摄影原创图片 |
分类: 光影风铃 |
别看我们呼和浩特地处边疆省区,却是我国最早拥有了铁路的地方之一。我们中国人自主设计、建设、运营的第一条铁路,联通西北地区的铁路干线——
呼和浩特作为这条铁路干线的重要环节,如今,赛罕区巴彦街道前罗家营村,依然保存着一座承载着百年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老火车站——白塔火车站旧址。该车站始建于1921年5月,后为京包铁路上的二等货运站,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1921年随原京绥铁路通车启用。呼啸往来的火车,已从这里驶过百年岁月。它也是“京绥铁路”车站功能保存最好的民国时期火车站。




百年过去,白塔火车站的滚滚车轮声早已不再——1977年,由于京包线局部改线,白塔火车站停止运营。旧址现已改建为以“白塔记忆传薪火
·百年京绥映巨变






今年,这座火车站旧址已更新改建成集历史文化、红色教育、现代工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于一体的文化园区。

詹天佑塑像身后,有一段“人”字形铁轨模型。许多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都不知道这段铁轨模型的含义。我听到有位游客这样告诉他的孩子:这是铁轨,过去的火车道就是这样子的。这位游客说的也没错,但这可不是简单的铁轨,尤其这个“人”字形铁路更是特殊。

人字形铁路,因路线形似汉字“人”而得名,是铁路折返线的基本类型之一,通过道岔实现列车在不同轨道间变轨换向,可提升变轨效率。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先生,为解决关沟路段千分之三十三点三的坡度难题,在北京延庆境内青龙桥站采用人字形线路设计,使列车通过折返方式降低爬坡难度。该创新设计打破了外国技术封锁,成为中国近代工程史上的里程碑,其设计原理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中国铁路网络建设中。

(此片选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专业的术语大家可能听不明白,但年龄大的朋友们应该都记得:从前坐火车从北京向北走京包铁路,车到青龙桥那一站时,停留的时间会比较长,再次开行时,会感觉到列车是向相反的方向行驶(又倒回去啦!)了。这就是因为列车在这段人字形路段上作了调整,车尾变换为车头,继续向前奔驰。

(此片选自网络,致谢原作者)
好多年前当记者时曾跟随163/164次列车采访,和摄影记者在青龙桥下车一起拍摄照片时,瞻仰过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大师的塑像,我还在那里留了个影呢!







时光已逝永不回

我们怀念远去的岁月
难忘那无数的美好
我们期待新时代的列车
带我们驶向更加飞速发展、繁荣昌盛的未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