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北京:南锣鼓巷
标签:
北京南锣鼓巷摄影原创图片 |
分类: 光影风铃 |
的职责,不管时间多么紧,总要抽出空来,提溜着相机,到处走走、拍拍。2013年这次,是借去北京与老战友们聚会的机会,抽出半天的工夫,到闻名遐迩的南锣鼓巷转了转。


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因此也称为“蜈蚣巷”。
800多年的历史变迁,里坊构造已面目全非,但南锣鼓巷地区却极为完整地保存了元代的历史遗存。胡同格局完整,每一条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保存完好,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
南锣鼓巷的胡同,有古今许多名人的踪迹。例如纵跨炒豆、板厂两胡同的僧格林沁王府;南锣鼓巷59号的洪承畴曾经的府邸;后圆恩寺胡同的茅盾故居,以及离此不远的清代庆亲王次子的原府邸;菊儿胡同3号、5号、7号和寿比胡同6号,曾是清代直隶总督、兵部尚书荣禄的宅邸……

秦老胡同35号有一座精美的宅院,曾是清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的府邸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住在雨儿胡同,这里原是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

清代乾隆皇帝之女和敬公主后人达赉的宅第。达贝子原居于现在张自忠路7号的和敬公主府,后迁来此处。
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郭博勒氏的府邸。婉容的父亲被封为“三等承恩公”,因此这所府邸又称为承恩公府。这里是婉容的婚前住所,俗称“娘娘府”。原宅院是其曾祖父长顺所建,当时只是普通宅第,1922年,婉容被选为皇后,此宅便开始了大规模改建。改建后分居住区和私家园林,内有家祠(现在这是非开放单位,不得入内参观)。
我很想仔细转一转每一条胡同,但身体不比前两年好,实在没有体力一一转遍,很是遗憾。还有一个原因导致我不敢流连太久:本人方向感较差,生怕转来转去转迷糊了,找不到返回的路。
谁说“红配绿”不好看?
我就喜欢这种艳艳的红配着翠翠的绿,绝对的中国特色,好看!

这家小影视厅门口的喇叭里不停地播放:
从前,这小商店里卖的油盐酱醋紧紧联系着千家万户老百姓的生活

这都是新的在现实的繁华中寻觅远去的时光碎片
在历史的遗存中品味时代的沧桑巨变
这也是我特别喜欢北京的缘故
走累了,就在这家星巴克里歇了歇。点了一杯拿铁和一块提拉米苏蛋糕,共消费57元。
星巴克里大多是年轻人,又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低着个头在玩手机。我旁边有两个女孩子把笔记本支在桌子上正网聊或网游。
和时髦的年轻人相比,翎子的衣着打扮比刚进城的乡下人强不了多少,但,俺把“无敌兔”往旁边一放,翘起二郎腿,再假模假式地端起杯子,小口啜饮咖啡(暗自提醒自己千万不可大口咕咚咕咚地喝),气质绝对压他们一等!哼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