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熙凤”让我享受其中——徐菁遥

(2008-08-04 11:05:05)
标签:

杂谈

 

    两个月没上来了。

    4月份的时候,写了一篇“给心灵诊脉排毒”,原本是说环保的,现在看来,仿佛也如谶语般切合我自己的人生。

    几个月来,发生了一些事情,离开了北京一段时间,回来的时候看到网上的说法已是漫天飞舞,各种版本说法都有,有时看看那些报道或者评论,总觉得有点好笑:他们口中的这个新闻主角“徐菁遥”是我吗?

首先谢谢好心的朋友对我的关心,“受害者”这个称呼,让我有理由相信,大家还都是善良的,充满了同情心的,只是,我并不认为我是“受害者”——对不起,也许辜负了大家的好心。

    我只是个演员,演员是个被动的职业,对于我来说,一直以来的路还是比较顺利:中戏,四季剧团,人艺,可能正因为之前的顺利,在这次面临角色变动的时候,要说不伤心是骗人的,虽然我多少次想要自我催眠:你是个职业演员,这种变动是很多人在演员的职业生涯中可能会遇到的,但是挥之不去的第一感觉还是不解:“我到底输在了哪里?”身边很多朋友跟我说: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挑选演员,尤其是这么大型的戏,考虑的因素是很多的。我恍然大悟:我以前之所以在《荣归》、在《天涯咫尺》会为了导演和剧组同仁的鼓掌喝彩而开心不已,原来是我一直把演戏当成了运动会,当成了赛跑,以为技术过硬、更好更强就是终极目标。还有的朋友这样鼓励我:20年来只重拍一次《红楼梦》,王熙凤是《红楼梦》中风口浪尖的重要人物,你已经被导演选中而且已经试装拍摄样片,就像金像奖题名也光荣——虽然最后是二选一结果不是你。

    实话实说,我非常喜欢王熙凤这个角色,在试装试戏那段时间非常快乐,在现场,整个人为了角色完全打开,让这个人物的气场和感觉充分显露,虽然这种打开也留下了后遗症——角色变动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还是走不出这个角色,朋友嘲笑我快“魔怔”了——就像香菱学诗的时候听见旁边人说话,琢磨平仄的她会冒出一句“错了韵了”,我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也会冷不丁想起王熙凤的台词。

    不过,为这个角色所想所积累的一切感觉都不是白费的,我甚至想,如果现在的王熙凤姚笛需要的话,我会毫不吝惜的把我的思索结果和跟导演交流的心得都告诉她,因为都是为了这个角色,都是为了这个戏。

写博客的时候,看到朋友的MSN签名,是王志文在《天道》中的台词:“因为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所以强盗的逻辑从本质上讲,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学。”

    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一句话。

“王熙凤”让我享受其中——徐菁遥

 

“王熙凤”让我享受其中——徐菁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