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1-04-22 03:44:15)北电摄影专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电摄影专业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虽然摄影时光线千变万化,但从光源的性质上看,只有______光和______光两种。 2.在光质方面,小和远的点光源往往会产生明显的______光效果;大和近的面光则较易产生______光效果。 3.灯光型彩色胶片用于日光下,影像会偏____色;日光型彩色胶片用于钨丝灯下,影像会偏____色。 4.黑白感光胶片拍摄五颜六色的被摄对象,是以______色调来记录的。 5.过强的背景光易使镜头产生______,同时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6.光在摄影上有两个作用:一是使感光胶片有了_____的可能;二是使被摄物体有了____。 7.广告摄影是以______为主要目的。 8.目前,摄影的测光方法,一是______测光;二是______测光。 9.在各类胶片中,______片保存性最好,______片保存性最差。 10.光圈大小对景深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用的光圈愈大,景深愈_____;光圈愈小,景深愈_____。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工钨丝灯光源的特点是( ) A.色温低 B.寿命长 C.耗电少 D.便于观察布光效果 2.滤光片可分为( ) A.黑白滤光片 B.彩色滤光片 C.黑白彩色通用滤光片 D.特殊效果滤光片 3.光质的软硬是与( )有关。 A.光源的强弱 B.光源与被摄体距离 C.测光方式 D.感光胶片的大小 4.感光度高的胶片的性能特点有( ) A.反差小 B.颗粒大 C.灰雾大 D.解像力低 5.照明亮度不足会产生的后果( ) A.颗粒变粗 B.反差降低 C.色彩偏差 D.影象失真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解像力—— 2.灰雾度—— 3.光度—— 4.镜头涵盖力—— 5.光比—— 四、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判断2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在光圈、镜头焦距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摄距越大,景深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 2.用日光型彩色胶片拍朝霞和日出,为获得彩色光平衡,可加黄滤色片。( ) 3.为了加大景深,可选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 ) 4.日光型彩色胶片适用于白天的早晨至傍晚的任何时间。( ) 5.使用彩色负片拍摄蓝天白云时,为突出蓝天白云效果,应选用黄滤色片提高反差。( )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闪光灯光源的特点。 2.若要拍摄水果广告,如何使水果广告拍得更鲜艳、质感更感人? 3.拍摄建筑物在视点选择上,高视点与低视点拍出来的效果各有什么特点? 4.如何拍摄透明物体? 5.布光的一般步骤与规律。 六、论述题(共20分) 简要论述黑白摄影滤光片的滤光原理。并说明用黑白感光胶片拍蓝天白云需选用何种滤色片?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自然光 人工光 2.硬 软 3.青(蓝) 黄(红) 4.黑白灰 5.眩光 6.感光 形态、色彩和质感 7.促销 8.机外(单独测光表) 机内(TTL) 9.黑白片 彩色反转片 10.小 大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BCD 3.AB 4.ABCD 5.ABC 三.名词解释 1.是指胶片对被摄物细部的表现力。能清晰地表现被摄物细节的称解像力高;反之,为解像力低。 2.是指未经感光的材料,在冲洗后所出现的均匀浅灰密度层。 3.光度是指光的最基本因素,它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所呈现亮度的总称。 4.镜头涵盖力是指被摄物在镜头影像圈内能获取高质量影像的那部分区域就称镜头的涵盖力。 5.光比是指被摄体上亮部与暗部受光强弱的差别。 四、判断说明题 1.× 应该摄距越大,景深也越大。摄距与景深是成正比的。这是镜头构造的特点决定了的。 2.× 可加用蓝滤色片。 3.× 正好相反,应选用短焦镜头和小光圈。 4.× 白天的光线是随受时间、天气等因素影响,晴天早晨和傍晚色温偏低,中午偏高,而阴天由于散射光中的紫蓝色增多,色温较高。日光型彩色胶片拍摄时应避开早晚时的低色温。有时为了色彩的夸张,另当别论。 5.× 彩色感光胶片是不能混用黑白胶片用的滤色片。这里可选用偏振滤光片。 摄影系入学考试考的知识很全面,需要掌握摄影常识、文艺理论常识、时事新闻、绘画基础、影片分析、照片作品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初试的时候,第一门考文艺及综合知识(包括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电影、摄影、时事政治、智力测试等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文艺理论的一些常识,以及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可用的参考书包括《艺术概论》、《报考艺术院校快速充电(文艺知识小百科)》等,同时平时要多关注一下身边发生的时事新闻。第二门考命题创作,主要是根据命题故事内容,创作画出6-8幅画面,叙述故事情节。这部分就需要考生平时加强绘画方面的能力,而且要把文字性的故事用画面表达出来。为此希望大家平时多看影片,平时形成用画面来构思故事的思维。 复试的时候,也是笔试,考影片读解,先让考生观摩故事片,然后回答与此影片内容相关的问题。这也需要考生平时多用创作者的眼光去分析影片,推荐可用的参考书包括《影片分析透视手册》、《荣誉》、《通向电影圣殿》等 三试的时候,面试,对考生进行综合素质考察,主要是老师拿一些摄影作品,让考生进行现场分析,另外考生也可自带本人美术、摄影作品,跟老师进行交流。这就需要考生平时自己多拍、多观摩,以积累一定的摄影基础知识,可用的参考书包括《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等一些关于摄影基础的书
北京电摄影专业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虽然摄影时光线千变万化,但从光源的性质上看,只有自然光 光和人工光两种。 2.在光质方面,小和远的点光源往往会产生明显的硬 光效果;大和近的面光则较易产生软光效果。 3.灯光型彩色胶片用于日光下,影像会偏青(蓝) 色;日光型彩色胶片用于钨丝灯下,影像会偏黄(红)色。 4.黑白感光胶片拍摄五颜六色的被摄对象,是以黑白灰色调来记录的。 5.过强的背景光易使镜头产生眩光,同时影响影像的清晰度。 6.光在摄影上有两个作用:一是使感光胶片有了感光 形态的可能;二是使被摄物体有了色彩和质感。 7.广告摄影是以促销为主要目的。 8.目前,摄影的测光方法,一是机外(单独测光表) 测光;二是机内(TTL)测光。 9.在各类胶片中,黑白片 保存性最好,彩色反转片保存性最差。 10.光圈大小对景深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所用的光圈愈大,景深愈小 ;光圈愈小,景深愈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工钨丝灯光源的特点是( AD ) A.色温低 B.寿命长 C.耗电少 D.便于观察布光效果 2.滤光片可分为( ABCD ) A.黑白滤光片 B.彩色滤光片 C.黑白彩色通用滤光片 D.特殊效果滤光片 3.光质的软硬是与( AB )有关。 A.光源的强弱 B.光源与被摄体距离 C.测光方式 D.感光胶片的大小 4.感光度高的胶片的性能特点有( ABCD ) A.反差小 B.颗粒大 C.灰雾大 D.解像力低 5.照明亮度不足会产生的后果( ABC ) A.颗粒变粗 B.反差降低 C.色彩偏差 D.影象失真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解像力—— 是指胶片对被摄物细部的表现力。能清晰地表现被摄物细节的称解像力高;反之,为解像力低。 2.灰雾度—— 是指未经感光的材料,在冲洗后所出现的均匀浅灰密度层 3.光度—— 光度是指光的最基本因素,它是光源发光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所呈现亮度的总称 4.镜头涵盖力—— 镜头涵盖力是指被摄物在镜头影像圈内能获取高质量影像的那部分区域就称镜头的涵盖力 5.光比—— 光比是指被摄体上亮部与暗部受光强弱的差别 四、判断说明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并说明理由。判断2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在光圈、镜头焦距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摄距越大,景深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 应该摄距越大,景深也越大。摄距与景深是成正比的。这是镜头构造的特点决定了的 ) 2.用日光型彩色胶片拍朝霞和日出,为获得彩色光平衡,可加黄滤色片。( × 可加用蓝滤色片 ) 3.为了加大景深,可选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 × 正好相反,应选用短焦镜头和小光圈 ) 4.日光型彩色胶片适用于白天的早晨至傍晚的任何时间。( × 白天的光线是随受时间、天气等因素影响,晴天早晨和傍晚色温偏低,中午偏高,而阴天由于散射光中的紫蓝色增多,色温较高。日光型彩色胶片拍摄时应避开早晚时的低色温。有时为了色彩的夸张,另当别论 ) 5.使用彩色负片拍摄蓝天白云时,为突出蓝天白云效果,应选用黄滤色片提高反差。( × 彩色感光胶片是不能混用黑白胶片用的滤色片。这里可选用偏振滤光片 )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闪光灯光源的特点。
闪光灯闪光速度快,亮度高,色温相对稳定,我们通常用它作为摄影补光照明,改善画面光线效果,可以凝固运动物体瞬间形态,增加数量可以模拟多闪灯照明的效果等等。利用好闪光灯可以扩大创意空间,改善作品的不足,发挥你更大的想象潜能. 2.若要拍摄水果广告,如何使水果广告拍得更鲜艳、质感更感人?
暖色顶光,水果表皮打蜡,再用纯水喷雾。 用散射光从水果背面打光 正面也要补光 也可加用柔光镜 . 3.拍摄建筑物在视点选择上,高视点与低视点拍出来的效果各有什么特点?
高视点示仰视显得高大,低视点为俯视可一览全局。 4.如何拍摄透明物体?
要考虑物体本身,还得考虑物体四周的一切,因为拍摄结果如何,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的环境。 5.布光的一般步骤与规律。
1,先预想效果 2,根据预想的效果布主光 3,布辅助光,用来强化主光的效果,弥补主光的缺陷。 4,背景光,调整背景和主体的对比关系。 5,轮廓光,强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有时可以不用。
六、论述题(共20分)简要论述黑白摄影滤光片的滤光原理。并说明用黑白感光胶片拍蓝天白云需选用何种滤色片?
黑白滤光镜对各色光都起着通过、限制和阻止等方面的作用。色光通过量多时,照片就成了明亮的色调;色光通过量少时,则照片上就形成深暗的色调;若光线完全被阻止,胶片上没有感光,此处照片色调是暗黑色的。
为了表现蓝天白云,可加用黄滤色镜,它对蓝天和白云的光线都有吸收作用,但对蓝天中的蓝、紫光吸收阻止较多,在照片上表现为较深的暗灰色影调;对白云的光线吸收较少,使白云在照片上暗灰色的天空中显得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