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历史遗迹 —— 王氏墓园 (组图)

标签:
绥中王氏墓园王廷赞旅游 |
分类: 没带祺祺的片片 |
王氏墓园原本是一处普通墓地,由于王启正之孙王廷赞在乾隆末年曾任甘肃布政使,得到朝廷诰赠三代为荣禄大夫的殊荣,而其玄孙王治模在嘉庆间官至江西道监察御史及大理、沂州知府,也得到朝廷的嘉奖,于是墓地几经扩建,增设碑坊及其他石雕等,才有了今天所见到的规模。
据清嘉庆7年(1802年)《王氏大人坟墓四至碑记》载,墓园南北长118丈(约389.4米),宽34丈(约112.2米)。原有墓门、飨堂庐舍、围墙等,早年已不存。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现存华表一对,石羊、石虎、石马、石人各一对,墓门石狮一对,制诰文碑5座,石碑坊一座,阡表碑一座,石供桌一座,最后是王氏始祖王三亮以下六代坟墓。
王氏墓园异乎寻常之处,就是为王氏家族带来殊荣的王廷赞死后未能葬入墓园,而是葬在墓园外东侧山坡上。原因是他作为一件震动朝野的大贪污案的主犯,于乾隆46年被处以绞刑,是世俗忌讳的“横死”,所以未能葬入祖茔。
王氏墓园有两件碑刻不容忽略,一为牌坊后面、墓道东侧的《龙湾山王氏阡表》碑刻,记叙了修建墓园的过程及家族历史,洋洋近2000字;一为王廷赞墓前这《钦赐一品顶戴甘肃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王公墓表》碑刻,叙述王廷赞在甘肃为官经历,也多达1600余字。王廷赞是一名清乾隆时期的封疆大吏,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有联系,今天,用他的名字并以他为原型的艺术形象,仍治跃在历史小说及影视剧中,有关他的文字资料,值得珍视。
总之,王氏墓园的布局,尤其是保存的大量题额、楹联、碑文文字,对考察清代民俗,了解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1983年绥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