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生活变迁情感父母儿女 |
分类: 杂谈 |
“养儿防老”还有指望吗
1、养儿防老怎么就成了昨日黄花
相信“养儿防老”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这句话流传了很久。时代在发展,很多生活方式在悄然改变,为了让每个人的晚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质量,养儿防老应该转变了。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拉扯大,看着他们成家、立业,转而又要为他们的下一代操心,等做不动时,又常常是二老面对冷清的四壁。这也是社会在提示我们,观念该转变了,如何养老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选择,很多人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毕竟,抛开感情等因素,养儿防老至少要建立在子女事业有成,有足够的经济负担能力的基础上。而普通的劳动大众,确实面对着很多困难。
2、、儿女结婚生子成了父母的心病
一帮朋友齐聚一起,自然分成了两个派系——有儿子的和有女儿的。有儿子的说,累啊,现在孩子大了,房子、车子都要老人操持,哪来那么多钱呢?不像你们养女儿的,聘出去完事。有女儿的说,现在每家就一个,儿子女儿是一样,什么不得老屋里安排,一点不比养儿子的省心。大家一致意见,孩子结婚后又有孩子,靠他们怎么养的起,还不得我们帮衬。确实是这样,这些年来,一些中年人事业有成还好说,如果是个普通的工薪阶层,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松下心来。不仅如此,面对身心俱疲,疾病折磨,这些人对将来有太多的心理负担。
大清早,鞭炮声响起,“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随即飘进耳朵,看来是楼下人家选在周末结婚了。一声憨憨的称呼:“妈!”肯定是姑爷对岳母的改口,而那岳母的声音似乎也有着无尚的欣慰。主持人高声传颂:“六千六百六十六,祝两位年轻人顺顺顺,发发发。”既然小伙子在这边改口得了六千六百六十六,那姑娘被接到婆婆家也是要改口的,婆婆出手就肯定是八千八百八十八了吧。对于挣工资的人,这不是个小数目,而且仅仅看到了小小的一个点。但大家都这样,谁也改变不了,这叫风俗。
3、父母期望儿女幸福成了奢望
小夫妻在今天晚上洞房花烛的时候,其他别的内容怕早已是轻车熟路了,这相对而坐或相依点钞的工序,恐怕对他们还是绝无仅有的新节目,不知那感觉如何。我无权也不想去亵渎人家圣洁的婚礼,但我可以顺此想开去。世界永远是这样,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时代的人,对爱情总会有着自认为准确的解释,对于婚姻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理想,就像没钱的多向往着富贵的花园,有钱的也有着平静的温暖的奢望。昨天在和一个年轻的朋友闲聊中,我又有了些新的感触。他说:“我们这些80 后是被遗弃的一代,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雄心,随着走出大学校门,很快就荡然无存了,爱情是什么?爱情就是睡觉,睡觉没有自己的房子,那心还不悬着啊?所以爱情的基础就是房子,动辄百八十万,有多少职业能给我这样的造化啊!”。不用说,做家长的也不能袖手旁观。
4、父母成了儿女爱情的输家
在爱情与婚姻两者之间,房子也就是金钱却是那样的沉重,压得爱情不敢张扬,以至于渐渐地被压空了内涵。在年轻人那里,如果能剥去浪漫与动情的装饰,是花,也是初绽的状态,必得要经过日光的暴晒;是果,也是青涩的幼果,酸酸涩涩的,味道很单一。在这酸与涩中体验出来的那么一点甜么?对于这一点,自然“围城”这个词语也很形象的,当有一天有人要从围城中闯出来的时候,那爱情与婚姻的感觉与认识恐怕怎么说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德谟克里特早就说过:“人不可以两次踏入同一条河里。”同样适用于爱情与婚姻。而这时的家长,还有多少精力陪儿女寻找浪漫爱情呢?
新时代的爱情让父母们再也笑不起来了
在爱情与婚姻上,人绝不是为了找朋友,才去补足另一半的,也不是简单地只为了寄托或支出情感,才营造一个华丽的名词和盛大的殿堂的,为了什么,谁能说得清呢?总之这早已不是只为繁衍的时代了,否则,谁还需要婚姻?人是复杂感情的载体,为了保证爱情的那么一点味道,荷尔蒙也好,铜锈也罢,馨香花瓣般的那么一点情调也行,人更多的总还是愿意把爱情装在婚姻里的,即便是全然自由的婚外情,在当事人的脑海里也难以摆脱婚姻与家庭的概念。至于金钱是怎样的重压,性怎样的被泛滥出层层的泡沫,已经不需要再更多地回答,但凡经历世事,跋涉过生活,再去玩味“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哪个少男不善多情”这样诗化的调调,恐怕也就是笑笑而已了。
作为家长就不同了,为了子女甚至子女的后代,要奋斗几十年,直到干不动的那天,才揣揣不安的说:“这辈子就这样了!”而这时他们面对的是家徒四壁,这样说来,生养子女可不就是没有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