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空中飘来淡淡的果肉香

(2007-09-24 10:53:49)
标签:

生活记录

谈天说地

感悟随笔

 

中秋空中飘来淡淡的果肉香

明天就是中秋,是一个家家团圆的日子。

风儿带给你喜庆,月儿带给你祝福,电波带给你欢乐,我带给你思念。

朋友们: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厚爱!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在我的记忆中,中秋有丰收后的喜悦,有对果香肉香的期盼,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首,有对将来的期盼。就是在希冀的情愫里,迎来一年又一年的中秋,心上、身上刻满了一年又一年的年轮。

现在,中秋的氛围一年比一年淡了,曾经在很多年前,中秋前的一个月小卖店开始卖鸭梨,那时家里穷,小卖店的鸭梨7分钱一斤,要等到家庭条件好的人家挑剩下才去买,买来2斤梨放到柜里,还要加锁,生怕孩子们偷着吃了。从这天开始,梨香弥漫满屋,甜甜的香香的,馋的孩子们流口水。从十三开始,中秋节正式预演,家乡有十三炸(炸馃子),十四蒸(蒸馒头),十五烙大饼,十六包饺子的习俗。正是秋种秋收的季节,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只是乐坏了孩子们,十三、十四大人们总会抽点时间到小卖店买两块月饼回来。十五晚上,主妇们早早拿出月饼和鸭梨,在院子里摆一个小方桌,放在上面给月亮年年上贡,旁边还要摆上从地里刚刚拔回的一把豆棵,说是喂月亮里的兔子的。

晚上八点多,把这些东西拿回屋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每个孩子分一个鸭梨(鸭梨每人一个,忌讳切开,因为分梨谐音分离,分开不吉利,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大人们哄孩子的借口,因为梨从来不够一人一个。)月饼切成四半,每人一块。孩子们三口并作两口,吃完就到外边去玩。十六那天,把剩下的馃子剁剁,加些蔬菜,包一顿饺子,中秋就算过去了。当然,如果亲属间有长辈,少不了要串串门,带些鸡蛋和果品。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很多,平时月饼超市里有卖,想吃了就去买,果品更是平时都有,所以中秋的味道淡了,孩子们也不再早早就等着这一天。不仅孩子们,大人们这时候该做什么还做什么,意识里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厚重。还是在四五年前,中秋前还有二十天的时间,大街上就摆满了礼品盒,行人们手里提着礼品盒来去匆匆。现在,我居住的小城,直到昨天才有几份零零星星买果品和月饼的摊点,中秋的味道确实淡了许多。

记得很多专家呼吁,要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节日。我曾经想,我们的传统节日,最能兴奋人们神经的,多是和吃分不开。在穷困时,这样的节日自然有很大吸引力,而现在,当人们不再对吃什么关注时,传统节日内容千年不变,又怎么发扬光大呢?近年来,外国的节日在我国大行其道,原因大概缘于此。外国的节日,更多的是浪漫和温馨,而我们的节日,单调的有些乏味。要想光大我们自己的节日,只是宣传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改进方面动动脑筋。

明天就是中秋了,空中确实飘来了淡淡的鸡鸭鱼肉的鲜香和月饼、果蔬的甜香,愿明年的中秋更添加一些人文内容,让人们更多的享受精神方面的愉悦。

提前祝朋友们中秋快乐!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