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亲子感悟随笔 |
分类: 情感 |
家长教育孩子不能用“模子”吗
这两天有不少人点评我的博客或给我留言,表达教育孩子最大的难题是同孩子交流困难,希望我谈谈这个问题,实话说我也说不好,孩子的观念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模式。我觉着家长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当然,还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按照目前的说法,许多人都知道教育孩子不能靠强制,要当孩子的老师和朋友,话是这么说,有多少人知道怎样做才是合格的老师,怎样才能同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这才是问题的难点和关键。
我们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心中有一个模子,希望把孩子放到这个模子中,塑造成自己希望的人。这个模子的形成,可能是你多年的夙愿,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也可能是以哪个人为标杆,希望孩子成为那样的人。有了这种模式,再与孩子交流就很困难了,更遑论教育孩子。
我们中国的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教导成一个听话的孩子,在此过程中,其实泯灭了孩子的许多天性和特长,这种教育方式,很难让孩子发挥出真正的特长,如果家长达到了目的,一般说孩子的特长并没有很好发挥出来。你硬把作盆景的好材料,作为栋梁培育,结果怎么样很清楚,那就是既当不了栋梁,也做不成盆景。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应该知道孩子的特长,因势利导进行教育,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进行修剪。
家长们都有一个体会,现在同几岁和十几岁的孩子坐下来谈很困难。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你的话题他不感兴趣,要创造一种自然氛围,和孩子们保留特定的时间进行交流。晚饭是分享家庭时光的重要机会,但往往被忽略。父母对孩子每晚所讲的内容很感兴趣,孩子就会觉得有种被重视的感受。每天听听孩子的故事,是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如果你能坚持这样去做,就会达到对孩子教育潜移默化的效果。
当你做事时,不要忽视孩子在做什么,如果可能最好就他做的事情与他进行讨论。这种非对抗的环境对父母、孩子都很适合。特别是父亲,他们很少意识到这一点,这样可以避开所谓的冲突。事实上,很多家长在这种时候,巴不得孩子不来打扰自己,去一边玩或者去做他自己的事情。有些父母总是说自己很忙,关键没有抓住机会,学会利用时间很重要,不是你没有时间,是你没有很好地发现时间。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特别是为了孩子的事情更不能争执,这让孩子很为难,感到无所适从,有可能降低孩子对父母的尊重,孩子有了这种意识,再交流就困难了。不得已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或者偶尔被孩子听到,必须保证当着孩子的面解决,标志着危机结束,你们彼此相互支持。这样会给孩子留下好印象,让孩子更加信赖你们。
每个孩子都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房间是十分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领地,在那里交谈、吃、玩,虽然有许多闹声,但那是快乐。为了自己的隐私,他们会有不满,简单无礼的回答,拒绝你的要求。专家们认为,青春期是你与孩子重新建立相互关系的过程,是打开表达思想的钥匙。当你进入了这个角色,你就能体验到一种新的满足感。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是我们的传统,家长让孩子过得尽可能好一些也是应该的,千万不能溺爱,当你把孩子管出了毛病,再想进行教育就困难了。因为当你满足他的一切要求时,也是对他进行的另一种教育。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孩子吃些苦头,或者体验一下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