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别被“修脚”所累
最近听说,有些女人们开始在美足上做文章,这个油那个霜的用完了,还要保健按摩,在脚指甲上作画,这些看起来是呵护女人脚的东西,是不是让女人感到舒服我不清楚,那些化学品对脚有没有刺激倒是很值得怀疑。
大家都知道,脚是用来走路承重的,可在女人们这里,岂止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小时候听老辈人讲“苏联女人修腰,日本女人修头,中国女人修脚”,这当然是指年轻的女孩子们,大意是苏联女孩子腰肢灵活,日本女人注意装饰头部,中国女人裹小脚都代表着一种审美倾向。
奶奶是小脚。我刚懂事时,问过奶奶为什么她的脚那么小,她说是裹的。再问裹脚不痛吗?她说很痛,不裹要挨打。奶奶看我不明白,说不裹脚嫁不出去。我当时似懂非懂,觉得女人裹脚,更多的是为嫁人求口饭吃。
后来从一些老人口里听说裹脚的有关传说:纣王的老婆妲艳如桃花,妖媚动人,美丽多姿,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蛊惑纣王纵情女色,荒淫误国,不务正事,使商朝灭亡。当周人灭商后,在杀妲己时,连刽子手都被其美色迷住,不忍下手,愿替其死。虽然妲己变为了人形,脚却没有变成人足,为了掩饰,妲己终年在脚上缠着白布。朝里的女人们以为妲己脚小是裹出来的,争相效仿,逐渐传到了民间。
最近看过一篇文章,上面提到:裹脚起源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嫔妃们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后主认为这是至美,于是后宫中就开始缠足,后来又流传到民间。只要皇帝喜欢什么,民间一定会流行什么,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号称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达到了发展的颠峰,乾隆皇帝酷爱书法,所以推动了书法的发展,李后主喜欢小足女人,所以就流行了裹脚。
关于裹脚的起源,还有几个说法,有说是起于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有说是起于唐末,有说是起与隋炀帝等等,但是无一例外地都与统治者们发生了关系。
解放后,百业待兴,陈规陋习被打破,女人们的脚同时被解放出来。可是好景不长,80年代开始,女人们又兴起了穿高跟鞋。关于高跟鞋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当时,路易十四苦于自己身材矮小,不能在臣民面前充分显示他高贵的气度,就吩咐手下人为他定制了一双高跟鞋。此后法国贵族男女们纷纷仿效,并很快传遍全国乃至欧洲大陆。还有一种传说是,15世纪时威尼斯有个商人,外出时害怕漂亮的妻子行为不端,就给妻子定做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以防止妻子外出。可妻子看到这双奇特鞋后,觉得十分好玩,就让佣人陪着她走街串巷,出尽了风头。人们觉得她的鞋很美,争相仿效。于是高跟鞋很快就流行开了。
这种从外国舶来的高跟鞋不断翻新,并且变本加厉地折磨女人的脚。经常穿高跟鞋的美女,人倒是“美”了,可脚上的痛却从未停息。脚上功夫再好,晚上回家都会觉得有些地方隐隐作痛,是脚趾?跟腱?脚踝?小腿?足底?还是腰椎?倘若有一件东西让女人既爱又恨,欲弃还迎,内心这两种矛盾的力量僵持下去,一定长久做不成了断那一定是高跟鞋。让你痛,让你不舒服,却让你不忍拒绝!
修脚让女人们吃尽了苦头,又使她们趋之若鹜。唉,新宇真心提醒女人们,有那份忍受痛苦的毅力学点真本事好不好!你真有本事没人小瞧你包括你家里那个男人,就别在脚丫子上做文章了。
严新宇的个人储藏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