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把婚姻庄严承诺当儿戏

(2007-07-05 06:40:48)
标签:

婚姻

生活

两性

分类: 社会
 

别把婚姻庄严承诺当儿戏

    曾几何时,我们的婚姻是那么的稳定。就是在前些年,每当电视上播放西方人结婚的场面,“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这是他们结婚的誓词。我们是那么羡慕和感动。然而,时过境迁,我们不得不问一些人,婚姻是儿戏吗?

    一、婚姻在现实中遭遇尴尬

    观察现在的婚姻形态:好像是“爱你不能保证永远爱你;结婚不说明婚姻可以永远美丽。”现在谁也不能对爱情的永恒下保证书?特别是在女性逐渐经济独立之后,头脑也逐渐清醒,对男人的幻想少了许多。如今的社会男人和女人一样机会均等,人心实在太善变,太重的承诺说不起也受不起。

    男孩内心独白: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女孩对男孩说: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

    人们对婚姻的看法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选择结婚的人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感受、为了享受人生。人们正在背离组建家庭的意义,生孩子所需要的一些东西奉献、稳定、互相依赖、成熟,这些良好的品质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竟然显得有些陈旧和微不足道。如何维护、恢复这些传统的价值观,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二、珍惜缘分别把婚姻当儿戏

    据研究统计,在人类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分之一,人与人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大约是两亿分之一,而人与人成为终身伴侣的可能性却只有十三亿分之一。可见,在浩瀚的世界,芸芸众生中,人与人结为终生夫妻是多么不容易!婚姻是人类独有的幸福和快乐,读懂婚姻,珍惜婚姻,不仅是因为夫妻结合是缘分,千年修的同船渡。更是因为,谁真正读懂婚姻,珍惜婚姻,谁就能享受到人类的最高至爱,谁就会获得人生最甜蜜的果实。婚姻是一门需要认真去读的大学问,没有经历过婚姻的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能干,都不会真正懂得婚姻的真谛。婚前浪漫,婚后真实,只有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才能真切地领悟出婚姻的酸甜苦辣。

    婚姻需要清醒与理智,要认识到结婚是一种庄严的承诺,是对家庭对孩子的责任,是对社会和公众的责任。有了家,才会为家庭的富裕而劳作,为亲人的快乐而吃苦,为孩子的成长而受累;有了家,才会产生对社会热爱并做出应有的贡献。婚姻的轴心是夫妻恩爱。凡是幸福和谐的家庭,必然是夫妻情爱至深,在充满爱心的家庭,也充满至善的气氛,自然夫妻品行优良,才能教子有方。这样的家庭,充满温馨,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珍惜婚姻,有益身心健康。美满的情侣,使人神悦心怡。生活证明充满爱心的婚姻是使人延年益寿的良药。珍惜婚姻,还要学会经营婚姻。婚姻是一个建立在相互疼爱,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忠实基础上的难以拆散的契约。只有双方不停地辛勤耕耘和精心呵护,才能银发到老。结婚容易,成为恩爱夫妻,建立美满家庭并不容易。

    三、及时化解矛盾保持婚姻稳定

    婚姻要善于交流和谅解,懂得珍惜对方的给予。只有给予才会是永远的感情,只有对感情负责,感情才会对你负责。夫妻之间不能为一己私利而抛弃对方。失败的婚姻没有赢家,输得最惨的是孩子。要加强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提高婚姻的生活质量。要坦诚相待,同甘共苦,这是夫妻的基本准则。公正平等,在金钱、精神、地位、财富多个方面,没有多少高低之分,永远不能分出彼此。发生矛盾不吵闹,更不伤害,心平气和、理智地说清了事,不要把痛苦埋在心里,更不可产生怨恨情绪,轻易地损害婚姻。热爱生活,始终保持积极、轻松、愉快向上的心情,永葆婚姻的青春活力。婚姻是建立在共享基础上的事业,共享各种活动、兴趣和生活计划,共同分担忧虑和家务。在社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夫妻更要亲密无间,共同奋斗,提高感情质量,心中始终充满信任感、思念感、安全感,这是婚姻幸福永久的保证。

    别把婚姻当儿戏,是家庭的需要社会的期望,美满婚姻能促进多赢,失败婚姻代价惨重,受伤最重的还是当事人自己。

链接严新宇(被推荐到新浪博客首页)

点击率较高的帖子: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