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底层的人比上层人更幸福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越是生活在底层的人,越感到幸福;越是生活在上层的人,越是感到不幸福。很多人质疑调查的可信度,我开始也认为,可能和抽取的样本不科学有一定关系。后来,我看到过一篇文章,说是幸福与抱怨成正比。怎么会这样呢?我觉得更是看不懂了,直到看完文章中讲的道理,我才恍然大悟。
的确,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在生活当中的事例不难发现:越是幸福的人越会抱怨,越是幸福的人越认为自己不幸福。而那些整日笑容不断的人,反倒很可能是饱尝了生活艰辛的人。因为深知什么是痛苦,所以对人生对一切都有了淡然的态度,于是他们发现,活着的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值得快乐的事情了。有这样一句话:有些人的脸上有着太多的笑容,是因为他的心中有着太多的泪水。幸与不幸,其实就在你自己的一念之间,而与是否圆满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正是追求圆满和完美,让我们的人生变成无法承受的重。
人生就好像一个圆,没有人能100%的圆满。但是对于幸福度到达99%的人,那1%的不完美就像一根尖刺,刺得人浑身难过,痛彻心扉。这让人误以为,人生就只是为了解决这1%的不幸而活,而对所拥有的99%的幸福视而不见。
相反地,只拥有1%幸福的人,他不知道圆满是什么,所以其他99%长什么样子他根本无法想像,他只能看到他所掌握的这一点幸福,1%就是他的全部。他会尽一切努力以保有它。他不但不抱怨,而且衷心感谢上苍,让他拥有这么多幸福。
但是,等到他的幸福越来越多,多到超过50%时,他的眼光开始停留在那不足的部分了。他不再为了增加幸福而努力,而是为了减少不幸而拼命。于是,越幸福,越痛苦,抱怨越多。
有人说,幸福是一种感觉,感觉从哪里来。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享有很多幸福,他不会感到那就是幸福。他觉得自己本来就有这样的生活,只有不断得到提高,他才能赶到幸福。事实是:幸福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得到了还想得到更多;一旦拥有再也不想失去。一个人加薪一千元,他感到很幸福。上月加了一千元,下个月没加,他就有了失落感,如果单位不景气,扣去一千元,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一定不会幸福。
一个人只有一元钱,他会觉得中午饭可以买几个馒头吃了,感到很幸福。一个人有一万元钱,被别人拿去了一千元,他会感到不舒服,对方如果不及时还他,他就感到很痛苦。
朋友去深山区出差,回来后说,那里的民风纯朴,还和过去我们很穷的时候一样,无论到了谁家里,也不论认识不认识,主人都会像见到亲人一样,把家里最好的拿给你吃。晚上,还会将多年前作的新被子拿给你用,他们自己从来不舍得用。在他们的观念里,多个朋友多条路,尽管他们也知道,可能这辈子只能和你见一次面。但他们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求上你了,图你行个方便,仅仅如此。城里人和他们的观念就不一样,一家家插着门过日子,对陌生人没有一点热情,因为他们知道,不可能求到陌生人,就是求着了,不给人家好处,休想让人家帮你。
一个人拥有的东西越多,损失的机会越大。拥有很多幸福的人,对自己拥有很多幸福习惯了,损失一点就赶到很痛苦。一个人基本没有幸福,就不可能损失幸福,他经过努力,得到一点点幸福,都会很满足,他将一点点幸福扩大化,认为自己很幸福。拥有很多幸福的人,多一点幸福,和原来本来区别不大,并不能增加幸福感。如果不断失去幸福,尽管他还拥有比别人多很多的幸福,也会感到不幸福。
所以,在我看来,生活在底层的人比生活在上层的人更幸福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