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闲谈家庭情感 |
楼下:一群打门球的老人
在我工作单位的楼下,有一个门球场,场子不大,却是平整整洁。
门球开打前,经常有两个老人用丁字形的木杆拖着脚垫在场子里来回拉动,这些老人最小的也有七十岁。看着他们一个个硬朗的身体,真不知道他们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一次,单位没事,同事们都回家了,领导交待,留下一个人值班就可以了。我家里没事,自告奋勇留下来。
反正在单位闲着没事,就下楼看老人们打球。
老人们打得很认真,25分钟一场,每场十个人,分成两队进行对抗赛,打输的队,下一场要被换掉。
我粗略数了一下,场子里大约有二十多个人。
看了一会儿,我发现每个队都有一个人指挥每个人打球,指挥的人球杆一指,打球的人就要瞄准这个地方打。我认为这可能是战略战术,后来听说这个人是教练。看着教练一指,球已经被打过来,在距离教练指的一米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教练大吼,用的什么劲,打球的老头扭脸吐吐舌头,显然觉得不好意思。有一个队员打偏了,教练狠狠地说,往那儿打呢?这个老头索了一下脖子,向别的队员扮了个鬼脸。不大一会儿,教练已经批评了所有队员一遍,队员们没有一个顶嘴的。
听说这些人中有不少过去都是当领导的,以前总是批评别人,现在被人批评,他们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涵养。
被换下场的队员,坐在场子周围的矮墙上休息。我凑到一个老头跟前,问他我捉摸不透的一些问题,老头是个慈祥的老人,不厌其烦的回答我的问题。还告诉我不少场上的规则和纪律。老头说,打球不仅要有个人的素质,还要有配合精神,一个球打不好,可能一场球就输了。虽然输不了园子输不了地,只是玩玩。可是大家都这样想,就没有意思了。打球吗,打得就是竞技,就要分出高低。
老头还说,为了打好球,每个队员在家里都要练习瞄准,用力,并不是只有在场子上才练,一般每个队员在家练的时间要比在场上实战时间多得多,不然会被淘汰出局。
教练也不容易,指挥不好受埋怨。
教练可不是谁都能当的,一定是个人打的最优秀,还要有经验的人才行。他们不仅要练好球,还要学习很多技术上的东西,不然怎么指挥大家。
人们都以为我们在玩,确实我们是为锻炼身体,可玩儿没有章法也不行,没有章法就不能凝聚大家的力量,久而久之必然失去了生命力,也就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对老头说的这些话,我个人很有感触,每个人都有惰性的一面。比如我,曾经下决心早晨起来进行锻炼,又每天给自己一个不去锻炼的理由,这样一来,多年下来,竟没有一次早晨去锻炼。如果有组织的去,或者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去锻炼,肯定不是这种情况。
老头接下去说,说起打球,真的好处不少,你看我们这些人,一般一年一年不吃药,身体都很好,就是沾了锻炼的光。
夕阳西下,老头们打完了最后一场,看着老头们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样子,我真心祝他们长寿。
老头们走了,我还在想,老头们也需要管,做儿女的都希望老人长寿,又怕老人累着,一般不让他们参加社会活动,想的是对老人好,并不一定能够达成自己的愿望。
我还想,作为儿女,让老人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未必不是进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