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跟自己过不去

(2007-02-10 12:50:54)
分类: 社会

别跟自己过不去

 

有这样三个村子,甲乙丙,甲村到乙村5华里,乙村到丙村5华里,甲村到丙村12华里。看到这里,你一定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用工具去丈量,肯定你的答案是对的。可是,现实中就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多少年过去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错误,谁也没有去纠正,人们都默认这样一个事实,那里的人们没有觉得有什么奇怪。

 

前些天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远方来的客人,要到丙村去,在甲村打听道儿。问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老人说,有两条道可以选择:一条是直道儿,12华里;一条是绕道乙村,10华里。客人不明白,问老人,是不是直道儿不好走啊?老人回答:都好走。客人就选择了里程多的直道儿。

 

客人回到家里后,对朋友说,如果你出门,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你是走进道儿,还是走远道儿。朋友问:有没有附加条件,比如远道儿不好走什么的。客人说,没附加条件。朋友说,那肯定要走近道儿。客人哈哈大笑,说我选择了远道儿,你才为什么。朋友感到愕然!客人就把这次经历告诉了朋友,在他们这里不久就有了选道儿的笑话。

 

人们常说,放着近道不走,偏选远道,言外之意,是这个人傻不傻啊,大家都会觉得世界上不会有这样不开窍的人。在上面这个故事里却得出了正好相反的结论。

 

农村的人都知道,过去说的一些里程,一般都没有经过丈量,肯定是不准确的;况且,村庄经过多年的变迁,变化也很大,无论村庄怎么变,村与村的距离一般都没有人更正过,上面说的情况,应该不是个别的。

 

我们老家两个相邻的村,过去说三华里,现在还说三华里,实际随着村庄的扩建,已经连在一起了。当然,有人会说,应该从村子中央算起。可是,农村的发展,过去没有规划,就是有了规划,也不一定过去的中心,现在仍然是中心。正因为这样,村与村的距离实际说不清,而人们也就不为此去改变已经认可了的里程。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事情,看透了,就不要去较真。非要去较真,只能自己给自己过不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