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家庭 |
难得糊涂(情感)
看了一个网友的博客,内容主要是以写情感为主,我觉得很感兴趣。看到一半的时候,发现有一篇作者小传,不由得打开来认真阅读。这一看不要紧,我简直惊呆了,作者竟是一个多次离过婚的人。
曾经记得80年代的时候,一些青年男女发疯般阅读一个情感作家的小说,很多人到了痴迷的程度,并以此来设计自己的人生。我找到作者的传记一看,作者一生结过三次婚都失败了。是不是很可笑,真中了老百姓那句话:什么时候淹死的都是会凫水的,不是这样吗?不会凫水的人是不敢到深水里去的,怎么会淹死呢?
前些年企业搞承包,我们这里推行竞争承包。有一家企业经营状况很不好,招标很多天,愣是没有一个敢承包的,谁都知道承包的结果,所以无论上级怎么动员,就是没有人报名。因为必须完成这个企业的承包,这是任务。领导上不得已,找了一个人们公认不够聪明的人做工作,领导承诺,只要他接下来,承包后搞不好也不要紧,这样一个破摊子,也没有人会关注。这些领导只是想完成承包任务交差,企业效益上不去,以后也好做工人的工作。谁让你们不包呢?去找承包人吧。那时候,谁还会与一个呆子理论。大家都看清了领导的这步棋,只有呆子觉得,领导上这样看得起自己,不能让领导失望;况且还能当官,不是这样的企业,一辈子也轮不到自己。
呆子就这样把企业接了下来。呆子上任后,卖掉了企业的不少资产,买进了很多当时的滞销货。企业的职工说什么的都有,目标直指领导,说千不该万不该把企业交给一个呆子。将来企业破产了,工人们怎么生活。第二年,赶上大旱年,呆子进的货成了抢手货,企业着实赚了一笔。
领导对呆子的做法大加赞赏,大会表彰,小会表扬,每逢记者来了都推荐到呆子那里。记者去了一批又一批,从来也没见过报纸电视进行报道。据知情人讲,呆子不会说瞎话,记者千方百计引导,呆子就是不开窍。每每记者问他如何经营管理企业,呆子就说不知道。问他,为什么她的企业能赚钱,他就说赶上大点了。时间长了,领导对呆子很不满意,职工也不看好呆子,认为这次赶上了,下次还能赶得上吗?在上下一致的看法下,呆子被解除了承包。经过上下反复酝酿,产生了新的承包人,两年后,企业破产了。
我们习惯思维就是按着大家都认可的方法去做,俗话说,随大流,不挨揍。这就像股市一样,多数人的习惯做法往往是错误的。
我们的一些看得很透的人,做事的时候,习惯研究很多人的经验,然后以此教育大众。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忘记的矛盾的特殊性,这就是问题出现的一个方面的原因。
情感也是这样,多数人认可的东西,很可能不被你的另一半接受,所以你以为按照多数人的做法去做,为什么对方不配合、不认同,可能还会说对方不可理喻。其实,老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人只能自己选择打开你那把所得钥匙,别人是帮不了忙的。
过去常听说,一个将军在外边能够领导千军万马,在家里领导不了一个老婆,就是这么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