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权就业应该休矣

(2007-01-21 15:16:54)

特权就业应该休矣

 

《长沙晚报》120日报道:近日召开的湖南省纪委第二次全会暨全省反腐败工作会议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申报登记,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原则,决不允许对领导干部的亲属搞特殊照顾。

 

我们在为湖南省纪委大声叫好的同时,还要对这项工作的成果拭目以待,希望湖南省纪委从上到下进行逐级清理,千万不能让各级自查自纠了事。也希望上级纪委尽快推广湖南省纪委的做法,在多数地方乃至全国搞一次彻底清理,并以此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进程。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是小题大做,请看相关报道:

 

《中国青年报》20061226日报道:南京师范大学蒋钰珮老师通过对2005年江苏省8所高校的600多名文、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发现,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父母的社会关系在找工作中很重要,通过父母的社会关系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占到调查总数的27.2%。而认为父母社会关系不重要的学生仅占13.6%。

 

《新京报》报道:山东齐河县警方1025日侦破一起案件,今年以来有33人通过假冒的县委书记签名,进入该县各个党政机关。经查证,只有小学文化的无业游民时国祺,雇用他人仿冒县委书记的签名,不仅把自己和妻子安排进了审计局和劳动局,还收取他人钱财将多人安排至党政机关。(笔者按:假冒尚且这样灵验,真的怎么样可想而知,当然我们不希望有真的存在,这只是良好愿望,实情究竟如何,还需要有关部门作出结论)

 

曾经从新华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正值基层一些地方清理财政“吃空饷”人员之际,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为解决干部的配偶、子女下岗再就业问题,县委、县政府竟然违规操作,将30名科级干部的家属一次性安排到县直事业单位上班,并由县财政部门发放工资,引起群众普遍不满。

 

记得从网上还看到过一些小学的学生上了公务员花名册,家属没上过一天班竟然挣着财政工资荒唐事件的报道。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不尽快彻底解决,至少会带来以下不利影响:

 

1、引发民怨。领导干部动用公权力对亲属子女特殊照顾,打乱了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不仅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机制的形成,也不利于自己亲属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且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极易引起民怨民愤,不利于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破坏正常工作秩序。一些人凭特权就业后,很容易把特权思想带到单位,给单位的正常管理制造麻烦。有些单位领导,知道这些人有背景,小错不敢管,大错不愿管,久而久之,单位一片散沙,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受影响。

 

3、冲击高效政府建设。在当前“不看水平看学历,不看能力看背景,不看工作看关系”仍然还有市场的情况下,一些有学历、有背景、有关系,无水平、无能力、无实绩的人一旦被重用,机关效能无疑会受严重冲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曾经(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