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杂谈 | 

文小刀马 
 
 
中国市场是必须争夺的市场
 
 
 
 
 
苹果是怎么做到的?
 
 
了解中国消费者。和中移动合作被认为是苹果了解中国的最大因素之一。这也是库克的功劳。此外就是推出了大屏的iPhone 6 Puls。而之前这个是三星和中国本土厂商的优势,当苹果也从顽固变得主流之后,这次的改变对于抢夺中国用户太有帮助了。
大型、漂亮的旗舰零售店。如今苹果杭州、重庆旗舰零售店相继开业。这是库克的策略,也是苹果扩张中国市场的关键要素。
从他人失败中汲取教训。苹果以三星为鉴。三星在中国机型太多,结果失去了高端形象。苹果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初心,虽然一度也希望iPhone 5C能够在中低端市场分得一杯羹,但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在全球保持主流。苹果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受关注度和欢迎度,让其成为一个高品质的产品。
CNBC认为正是这些因素,让中国人对苹果更感兴趣。即使苹果产品价格不菲,也能在中国市场做到目前的份额最大。虽然苹果的溢价最高,但还是难以阻挡中国用户对其的喜爱和追捧。
 
本土厂商如何绝地反击?
 
目前,国产手机厂商似乎又走到了十字路口,销量、口碑、营销,不同的厂商在其中做着不同的选择。被苹果堵在家门口,怎么想也是窝心的,曾几何时,中国本土厂商的汹涌之势,是计划掩杀所有的品牌的,当然也包括苹果,甚至还有梦想是全球第一份额。但显然,苹果的强势给了有力一击,让国产手机厂商犹如挨了一击闷棍。当然,痛定思痛之后,才能再次杨帆,国产手机厂商也不会坐以待毙,任由苹果在家门口嚣张。2015年新年伊始,一些厂商已经开始了蠢蠢欲动。毕竟下一个或许才是最靠谱的。
小米发布了Note5,开始把目光瞄向了中高端市场。如果说,互联网思维让小米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低端市场上的成功,并在销量上一度站上了全球第三的位置,那么如今向上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成绩并不算喜人,4天100万预售量,和红米系列动辄千万的预售量不在同一级别。
华为的策略或许更多在国际市场。2015年华为的智能手机要从7500万增加到1亿部,其中高端机占比要从18%提升到30%。海外收入占比从52%提升到60%。此外华为还有芯片能力的优势,这一点是国产手机厂商不具备的,仅华为拥有这种能力。
酷派大神的策略也开始向中高端市场转移。此前,大神凭借F1、F2等千元机一举跻身电商品牌前三的行列,今年年初推出了大神X7,进军中高端市场。此外,还值得关注的是,大神和360达成合作,双方共同运营电商品牌“大神”。将来会如何演变也非常关键,而2015年的产品布局必然会有更多的方向性预期。
联想让摩托罗拉重新回归中国市场,也是瞄着中高端市场。毕竟说白了,最终的利润对于任何一个厂商来说都是不可忽略的。虽然现在还远不是苹果的对手,但连争取都不去做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失去了斗志。
不管怎样,国内手机企业以性价比来赢取市场的战或将会做出调整,相信会有更多的国产手机厂商将更关注利润和品牌,以求真正缩小和苹果的差距。当苹果都紧盯着中国春节的时候,(苹果表示:2月19日是中国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传统习俗上会赠送礼物进行庆祝,特别是奢侈品。这可能会让苹果再次迎来假日销售旺季。)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如何在重要时间节点获得营销的效果,并且得到用户的认可也是非常关键的。比如红包大战会不会也让手机厂商蠢蠢欲动了呢?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