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信朋友圈广告来了,先从逗比开始

(2015-01-26 14:46:40)
标签:

杂谈

​微信朋友圈广告来了,先从逗比开始

小刀马

 

         微信朋友圈广告终于来了,125日晚上,第一轮广告投放正式发布。第一轮发布的有三款广告,一则宝马,一则可口可乐,一则Vivo手机。三则广告制作还算费了一些心思,整体给人的感觉还算精良,不算粗制滥造。与之前人们对微信朋友圈投放广告的各种义愤填膺所不同的,第一轮微信朋友圈中的广告投放,首先是各种嗨翻天的玩法。

         有人总结称:看广告,测RP(人品)!看到宝马的,平时爱炫耀,爱自拍。看到可口可乐的,平时爱发美食,爱淘宝。看到Vivo的,二线城市白领。还有一种说法是:看到宝马的是土豪,看到Vivo的是屌丝,看到可口可乐的是2B青年。你看到了啥?

         各种跟帖,各种炫耀,各种广告跟随开始在朋友圈玩得不亦乐乎。甚至有的人因为没有收到广告而变得义愤填膺,各种委屈,各种恼火,难道是要被世界遗弃了吗?微信朋友圈的第一轮广告就这样华丽丽地登场了,不是抱怨,不是指责,而是各种玩,各种嗨,各种娱乐元素充斥其中。

         单纯地看微信朋友圈的第一轮广告投放基本算是成功的,因为起码还没有引起用户的反感和大面积的骂声。可以说起到预热的效果。无论戏谑还是调侃,都说明微信朋友圈广告已经平安落地。不过仔细思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一,所谓的大数据投放,精准投放,貌似并不是很成功。很多用户对收到宝马广告感到诧异,难道真的有土豪的潜质?为何还一直在屌丝行列中苦苦挣扎?故此,大数据投放的精准性和参照因素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投放精准度显然有偏差,遴选的标准和准则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漏网之鱼存在,网格过细也会圈到不该圈进来的用户。对下一步的精准定位还需要有更多的遴选机制过滤。

         其二,下一波的广告会如何筛选?这一次微信选择了三家企业,可谓契合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脉动之一。宝马代表着高大上,无线化营销和网络化布局也是其定位之一,进入视野也属正常。可口可乐的口碑化其实早已经深入人心,广告的意义更多应该停留在象征层面,更大众化一些。对于Vivo来说倒是一个机会。那么下一波的选择会怎么演变,考验微信朋友圈广告运营的品味也就在所难免,如果泛滥了必将遭到吐槽和唾弃。

         其三,对于广告投放的业主来说,能带来多少回馈?笔者收到的是手机广告,六张图,但是在点击详情的时候,呈现的还是一张图片,没有导入到什么地方。不过宝马的广告会有一个流媒产品介绍。或许Vivo是把图片都贴出来的缘故吧。此外,针对广告投放,微信也加了一个不感兴趣的选项,这样会让用户放弃这则广告,如果用户选择了不感兴趣,那么就会屏蔽掉这则广告内容。

之前,当微信表示要在朋友圈投放广告的时候,市场也在预测这会给微信带来什么改变?有人预计会给微信带来百亿规模的收入潜力。据悉,在2014年三季度,腾讯自己对微信朋友圈广告收入进行过评估,评估结果是年收入为100亿人民币左右。如果朋友圈广告收益纳入到腾讯总体框架内,那么给腾讯的回报还是不菲的。在腾讯最新的Q3财报中,广告收入为24.4亿元,占腾讯总收入的12%。如果将来微信朋友圈广告真如预期那样,对于腾讯来说是一次营收的有益扩充。

       微信朋友圈将推Feed(信息流)广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所谓朋友圈Feed广告,就是在朋友圈好友发布的消息之间插入的一种广告形式,Feed广告最早起源于Twitter——20117月,Twitter正式推出Promoted Tweets,这种广告形式按粉丝参与度收费。如今Feed广告逐渐成为了Facebook等一些社交网站首选的广告形式,目前国内的微博、QQ空间也都有类似的广告。如今微信朋友圈开始了,从第一次的体验来看,还不反感。关键还是看后续的广告如何变化和选择,会不会影响到体验,这才是用户最关心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