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
这一次,我们看到是因为用户的大量信息泄露。来自乌云-漏洞报告平台发布了一则中国铁路购票网站12306的漏洞报告,危害等级显示为“高”,漏洞类型则是“用户资料大量泄漏”。
对此,12306倒是第一时间给予回复:“经12306官方网站认真核查,此泄露信息全部含有用户的明文密码。12306官方网站数据库所有用户密码均为多次加密的非明文转换码,网上泄露的用户信息系经其他网站或渠道流出。”随后360、百度、携程等企业都表态称信息非从自己的平台泄露的,并且安全平台也给用户提了一些建议和补救措施。
不要说什么人类最大的集中迁徙,不要说什么我们已经尽了努力,不要说什么调配了多少多少运力,关键的问题落实不了,那么一切都是枉然。既然年年有春运的大繁忙,12306为何不能做到未雨绸缪?双11多少电商平台面临的何尝不是大面积的用户涌入,为何他们就没有出现问题?12306可曾想到内部的驱动和原因又是什么?
不断地被指责,不断撇清关系。为何铁总就不能像航空公司那样,把票务工作开放呢?为何不让市场帮助自己?说白了,铁总公司还是希望通过自营12306网站垄断销售渠道,用意显然不在于建立有效的销售网点和售后服务体制,而是为了维持铁总公司的定价权。因为一旦开放售票渠道,即使铁总公司按照票面价格为其它销售渠道提供票源,其它销售渠道也可能因为自身考虑而调整票价,从而实际打破铁总公司的定价权。
出现了用户信息泄密事件,没有人承担责任,最终还是消费者自认倒霉,并没有人出来勇敢地承担什么,哪怕是一句道歉的话也不会有人说。有没有想过用法律约束这种泄密带来的损失?如果铁路票务不能真正市场化,那么未来12306还会出现问题,而且会是一个死结,难以解开。
宁愿承担骂名,铁总也不愿意放开自己牢牢掌控在手中的定价权力。或许这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最后再善意地提醒用户一句:尽快进行自己的“善后”工作,修改密码,通知亲朋好友,因为12306数据泄露的数据还包含手机号、身份证号,除了自己的信息之外,还会泄露亲友的身份信息。尽量避免使用离线抢票功能。离线抢票是使用第三方服务托管服务,必须明文存密码,且没法加密。所以一旦泄露就是明文。当然,苦逼的我们有时候是一种无奈和欲哭无泪的愤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