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小刀马
今天看到一则消息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小米和联想分别援引第三方数据,号称自己已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酷派也援引另一家研究公司数据证明,自己是国内4G手机第一,智能手机市场第二。而此前长期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三星,则在一家机构的数据中,仍坚守“中国第一”。
当众多手机厂商还在为份额耿耿于怀的时候,新兴互联网手机的观念已经应该发生一些改变。对份额的追逐实质上是为了硬件的微薄利润,毕竟不是谁都可以成为苹果,而且现在苹果手机的利润也今非昔比。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环境已经不如以往,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硬件高利润的时代也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的手机市场不应该再追求硬件利润的增长空间,这也是为何小米的网络营销做得如火如荼,但在台湾还是遭受了多次调查的原因——价格杀下来本身也是为了寻求硬件利润之外的盈利可能。当然,目前的小米还是靠价格营销刺激市场,但没有理念的更迭也难以有持续的发展。因此当我们看到有人喊出了互联网手机3.0时代的时候,其实这何尝不是一次手机理念的更迭。
智能手机进入3.0时代
百加手机(100 )创始人徐国祥把主要对手锁定为小米,并称其首创的硬件零利润模式,将会引领互联网手机3.0时代的到来。徐国祥首创的硬件零利润模式,核心理念是开放平台,彻底整合产业链,从软件层面解决用户需求,从而将硬件利润全部还给消费者和合作伙伴。其实雷军当初也在考虑智能手机硬件零利润的问题,不过虽然小米的价格在同档次硬件配置机型中并不高,但利润还是有的,而且因为一贯的“期货销售”,其硬件利润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可观,在智能手机硬件微利的当下算得上是暴利了。不过要是真的进入到硬件零利润时代,那就是说在硬件上厂商不计划赚钱,把所有利润让出来,还给消费者。从这点看,雷军还要狠狠切一块肉才行。
百加希望通过用户体验,而不是价格诱惑获得机会,不拼硬件,而是强调内容和服务,这就是互联网手机3.0的核心所在。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硬件产品几乎是雷同的外形和配置,没有特色可言。这样的产品也缺乏脱颖而出的底气,更主要的是当大量的相似产品充斥市场的时候,用户的选择也会陷入迷茫。
而一些厂商为了能够赢得用户的眷顾,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产品性能和价格,通过两端发力刺激用户选择自己的产品。这也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毕竟用户的增长最终还是看手机的整体口碑,性价比,以及后续的服务内涵到底有多深,而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取向。比如目前一些高配置的手机高耗电量让用户叫苦不迭,一天两充甚至多充的情况比比皆是。我们在外出的时候,看看候机楼、候车厅内到处找电源插座的手机玩家焦急的样子,也就知道智能手机没电的情形是多么的令人无奈。
这就是比拼硬件的结果。如果我们不过分强调硬件本身的快速更迭,以性价比和应用来重新规划互联网手机生态链的时候,是不是也是从另一种角度诠释一种移动互联网应用文化?这何尝不是一种创新?以内容服务为导向,硬件产品为辅助,把更多的应用需求和内容服务作为吸引用户的根本,这样的产业链或许也更加成熟和有效。以笔者这些年的观察,这也是互联网手机3.0的精髓所在。
用户体验需要用心去做
众所周知,苹果iPhone的成功支点之一也是由APP Store的火爆带来的。这就是内容服务带来的收益,大量的APP应用下载给苹果的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因为如此,苹果是第一家不完全依赖硬件赚钱的手机企业,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这便是苹果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重大贡献。
当内容成为锁定用户的根本需求时,这样获得的用户基础也更为牢靠,反之对硬件产品本身的诱惑反而会降低。互联网手机3.0就是倡导这种以用户体验服务为宗旨的改变和塑造,很显然,这样的用户会更有黏性,并且无论是什么样的智能终端产品,最终留下的是服务带来的良好体验。
获得百度投资的百加手机(100 )在其创立之初,就明确了以制造“最适合东方人的手机”使命,以用户为中心,主导产品设计。新品百加(100 )V6凭借着“东方美学”、“视频首机”等概念,利用其差异化设计获得用户的追捧,开启全新的用户体验时代。在硬件体验之外,百加手机(100 )以视频、流媒体热潮为导向,以“视频首机”为主打,众多配置都是为视频诉求而独家定制,让用户体验超震撼的视频体验,完美解决碎片时间。同时,百加手机(100 )联手国内顶级视频平台爱奇艺,为用户争取到了价值360元的爱奇艺VIP年卡,将视频体验提升不止一个档次。
可以看出,互联网手机3.0时代,“内容服务”无疑是用户体验提升的最大支点。在这方面,百加手机(100 )告别硬件堆砌模式,把用户放在第一位,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超越用户所想。此外,百加手机(100 )融合东方美学设计、顶尖制造工艺、深厚内容服务,引领一种全新手指产业模式的诞生。
用心成就品质,点滴积累信赖。互联网手机3.0时代光有概念还不够,还要有务实求精的践行者。让我们无限期待移动互联新时代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