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智能硬件产品进入弯道了吗?

标签:
信心现象合作者身体状况支撑点it |
分类: 非典型评论 |
当市场传闻耐克将放弃FuelBand硬件业务而专注于软件时,还有人欷歔,其实大可不必。智能硬件市场的风云变幻在未来的时间内会继续演变,无论是谷歌还是苹果都会在这个市场倾注更多的耐心和技术。谷歌在智能眼镜上的持续投入,而苹果的iWatch迟迟不能落锤也是因为在智能硬件市场,苹果还是没有惊艳可以给用户呈现,既然这样那就再多准备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也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就如同乔布斯推出iPhone之后,迟迟不愿意推出更大或者更小尺寸的iPhone一样,这样的坚持是对用户习性的理解,当然市场的改变最终让库克选择了改变,也是因为竞争对手的大屏产品带来的冲击力太强,顽固不见得就是好现象。如今在智能硬件市场,按照库克的习性应该会更早地推出类似于iWatch产品才对,但迟迟没有出现,说明了亮点:一是产品不够惊艳,难以获得市场想象的高度。二是在应用或者整合智能化方面,苹果还没有找到更多的契合点,无奈之下,只有等待吧?
当然,市场也一直在传闻苹果iWatch的种种产品臆想,也包括苹果外来的各种人才。但无论是iWatch还是市场此前一度期盼的iTV都没有兑现。因此当耐克如果也开始撇弃硬件产品的时候,也不必大惊小怪,当市场的预想没有达到的时候,或许沉淀一下前进的步伐也不失为一种策略。当然耐克是不这样认为的。在市场传闻出来不久,耐克也发出声音表示,不会放弃FuelBand硬件业务,而且将发布新产品。
无论是否是营销的一种策略,总之,在智能硬件市场,耐克算是一个先入者,虽然在市场上的表现泛善可陈,但也没有落到最后,不过也不够抢眼。市场的传闻当然也不是空穴来风,即使耐克也表示,公司数字体育部门的确裁减少数员工,这也是被市场解读耐克要放弃FuelBand硬件业务的一个支撑点。
耐克给出的声音是,将继续改进Nike+ FuelBand应用,发布新的METALUXE。市场解读是,耐克可能希望减少设备库存,而不会彻底放弃这项业务。不过,由于费用高昂,制造有难度,而且利润偏低,公司对FuelBand未来计划的讨论已经搁置数月。那么未来会不会出售这项业务?这恐怕也是一个未知数。
其实耐克也是陷入到一个人才匮乏的境地,因为,FuelBand至今尚未发布Android应用,很多用户经常抱怨这个问题。在穿戴式市场的关键领域,耐克的数据分析能力仍然处于最原始的水平。这都是限制耐克数字化发展中的一些障碍。甚至有人说,“耐克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不知道如何利用。耐克不会发掘这片市场。”大数据应用或者是智能技术的沿革,对于耐克来说显然还有不少的难点需要跨越,这或许是互联网企业的长项,那么耐克何不引入更多的合作者?
其实由于应用的限制,穿戴式智能硬件设备的定位问题一直被业界所讨论,却没有定论,因为单纯地作为一款时尚产品,缺乏应用的基础和时尚根基。如果引入健康概念,人体概念等方式的话,目前的主流市场接纳程度也没有体现出来多少热情。这恰恰是可穿戴式智能硬件产品发展的一个分水岭,究竟如何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