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如何应对用户事实斗志正面it |
分类: 横看IT |
近期,杨浩涌说过:投资人关注的是回报,不一定非要IPO。但给人的感觉却有一种酸酸的味道,不想IPO的CEO应该不算一个好CEO吧?
一度时间,赶集网的网络招聘节风生水起,面向前台、保姆、保安的网络招聘走屌丝情怀路线。招聘是赶集网份额不轻的一块主业,而赶集网还有继续强化的趋势。杨浩涌说过,“我们所处的每一个品类足够大了,现在是可以跟相应领域的上市公司去PK的一个阶段了。之前你小的时候,因为没有钱,一条广告只能把所有的东西吆喝一遍。但是现在光招聘的收入今年估计就在七八亿元,那在招聘投入一两个亿,不算太大。”
貌似说的颇豪言壮语。“在各个垂直领域都比上市公司强,那不等于我这个整体也强吗?”很显然杨总在“混淆视听”,在给市场提供了一个虚假的假设和错误的信息误导。在招聘领域,赶集网的目标用户群是什么?前台、保姆、保安等是赶集网的用户,而前程无忧呢?包括智联招聘的目标用户群都和赶集网不一样,完全没有可比性。因为服务的对象不同,所以差异化也就无从谈起。
此外,我们看到前程无忧截至12月31日的2013财年财报显示,前程无忧2013财年营收为2.77亿美元(约合16.767亿元)。这样的业绩不是赶集网想追就能追上的。
再看房产市场。如今的赶集网不仅做租房市场,还切入二手房交易。笔者看到,搜房网2013年全年的营收为6.374亿美元,同比增长48.1%。这样的业绩显然也不是赶集网可以觑覦的。而且目前的租房业务,存在虚假信息泛滥,很难管控的一个难题。此外,搜房网做了这么多年还是主要依靠新房,租房和二手房交易能给赶集网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呢?
更主要的是,赶集网将自身与前程无忧,搜房等垂直类企业捆绑一起是想说明自己在一些垂直细分领域,做得不错,可以和上水公司相提并论。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赶集网在生活服务信息方面已经无法在市场上占据主导位置,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在细分领域进行市场再定位,试图规避与行业老大58同城的正面较量。但在细分领域,因为彼此的用户对象不同,因此相比是不在一个范畴内,这样的对比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无疑,赶集网是试图淡化58同城上市后带来的庞大压力,也希望通过在细分市场的成绩为自己的IPO计划造势。但自圆其说的感觉,并不能代表赶集网在招聘和房产市场就真的可以和该类上市企业竞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