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腾讯入股大众点评,站队入口都是浮云

标签:
体系阿里巴巴浮云节点微博it |
分类: 非典型评论 |
文 小刀马
“比如,用户上传一个图片可以直接同步到微信,然后微信好友可以点赞,而微信用户对某个商户进行了点评也可以直接传递到大众点评,这样点评的用户也会更加,同时下一步可以为用户提供餐馆预定、团购等服务。”张涛说,阿里巴巴目前就没有可以这样转化的流量,这也是大众点评排除阿里的原因。这就是社交和商业的一种结合,目前也只有微信可以做起来。但是如果过分营销,也会使微信陷入困顿和用户厌恶,并遭到用户的摒弃。其实微博的没落很大一个原因也是营销过于密集,让用户生厌。
那么大众点评和微信的合作转换又会如何呢?如果微信中出现大多的大众点评的内容,尤其是商户信息,是不是也会遭到用户的摒弃或者厌倦?目前,大众点评的入口已经出现在微信上。在微信“我的银行卡”功能下,大众点评团以“今日美食”的形式呈献,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购买大众点评的团购产品。如果仅仅是一个接口,或许用户还不至于厌烦,但是如果在朋友圈中泛滥开来,那么前景会如何呢?或许很多人会直接选择屏蔽。
张涛认为,从O2O的角度来说,几个明显的商业闭环已经形成,一个是付费优惠券,其实是团购;第二是餐厅预定;第三是外卖。张涛认为,现在O2O模式还缺少两个关键节点:一是支付,比如用户通过大众点评预定餐厅后,还无法直接支付。二是由于商户的收银系统各异,大众点评无法拿到商户收银信息或者点菜信息。大众点评正在打通这两个关键环节,可能1~2年之后用户就可以在出门之前点好菜,通过大众点评直接下单、支付。微信的介入,支付或许也会更加快捷一些。
BAT巨头布局移动互联网都是在抢占一个闭环生态链,但即使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抢占到位,因为移动互联网滋生出来很多应用场景,想当然地站位不见得就真正能够掌控所有的位置,很多时候莫名的机会出现也会让市场更加热络。因此,当Facebook斥资160亿美元收购WhatsApp的时候,是不是也折射出即时通讯的价值?其实估值的高低并不是最主要的,但未来的趋势以及掌控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机会或许才是价值中枢所在。
四处出击的腾讯是令人敬畏的,当然还有阿里巴巴,相对来说,百度现在沉寂了许多,但谁又知道下一步会冒出什么样的冲动呢?毕竟移动互联网的大幕才刚刚拉开,未来的应用场景和机会更加频繁涌现,只是我们用户是不是准备好了接纳?此外就是什么样的使用场景才是我们的需求。当支付宝的余额宝“吸储”突破4000亿的时候,当两个打车APP竞争到白热化的时候,最终受益的是谁?难道不是用户本身吗?或许我们不是唯一的受益者,但我们绝对是唯一的参与者。因为用户的认可和接纳才是王道。因此当一个三十几人的团队可以缔造神话般的WhatsApp价值的时候,每人坐拥3亿价值的机会出现时,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梦想是不是还能够继续点燃创业者的激情?用户的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的,只要你能理解并引领了用户的需求和习惯,那么移动互联网的机会也就完全暴露在你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