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MSN!
(2012-11-09 11:33:45)
标签:
中国大陆宋体微软腾讯移动终端it |
分类: 横看IT |
美国科技网站WebProNews认为,短信的普及和其他移动消息应用慢慢蚕食了MSN等IM服务的份额。去年5月,微软宣布斥资85亿美元收购Skype。目前每月使用这款互联网通话服务的人数增长了26%,总数接近2.5亿。Skype和Messenger将合为一体,Messenger将可在Skype上与其Messenger好友联系。通过更新至Skype服务的方式,Messenger用户可马上与其Messenger好友发送即时信息和进行视频通话。不过,MSN能否和Skype很好地整合还很难说,其实微软对MSN的定位一直摇摆。这也注定了这款产品的边缘位置。早在2006年,微软就把MSN更名为“Windows Live Messenger”,并塞入邮件、博客撰写工具、Silverlight等大量用户很少用到的软件后打包成为“Windows Live软件包”。用户要想使用Windows Live Messenger必须要下载这个高达数十兆的软件包,并常常在不经意间被强制安装十几种的软件。
庞杂的应用和定位不清的MSN变得越来越臃肿。到了2011年,Facebook的走红,微软又脑残地以为把MSN改头换面就可以完成SNS的跨越。结果又是可想而知的。面对Facebook微软没有一点脾气,不用说追赶,即使后者的跟随者都不配,在这方面谷歌比微软要彻底一些,但在SNS市场依然不是Facebook的对手。近几年,在中国市场,MSN的问题也不断,经常出现掉线、故障、病毒等影响恶劣的问题。对于国内用户而言,MSN的体验感每年都会有阶段性的痉挛。由于MSN的服务设在美国,因此大规模故障的总会蓦然出现。其中,2009年8月海底地震引发的中美光缆中断事故中,MSN超过24小时无法登录等等都令人诟病。
QQ的强势以及微博的崛起,都使MSN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据艾瑞iUserTracker数据显示,近三年来,MSN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下跌。其中,日均覆盖人数从2010年9月的1416万跌倒2012年9月的685万。微博、社区的流行让即时通讯软件的空间不断地被挤压,而微软MSN又没有腾讯QQ的那种快速应变和改革的决心,可以说曾经的3Q大战彻底地激发了腾讯的斗志和危机意识,不断地在移动市场布局彰显了腾讯求变的决心。而微软的谨小慎微再加上对MSN本身的不重视,造就了如今的没落。别了,MSN!伴随着一段美好青葱岁月的记忆渐渐地随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