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刀马

自媒体时代虽然人人都可以做记者,做发布者,但是也最容易滋生谣言四起,很多时候,广大网民正是在不经意间做了推波助澜者。对于一些好的事态或者事件,关注度和转发度的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谣言如果我们参杂在其中,那么起到的恰恰是相反的效果。虽然说谣言常常会被不攻自破,但当自媒体来临之后,很多时候造成的恶劣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当大家都在热衷于一个事件的时候,那么带来的效应常会产生爆炸式的变异。这是远离我们初衷的,也是我们急需净化网络环境的原因所在。
路边社,不可忽视的力量
微博和社区的火爆最容易滋生的一个现象就是爆炒,曾经的“郭美美”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某些协会的“肮脏”本源,并揭示出很多本不应该我们去承担的担忧,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奸商的丑恶,也看到了相关部门的不作为。当大量的涉及安全的食品流入市场的时候,我们喟叹生存环境的险象环生。此外,在正面传播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不好的信息被肆意地放大了。譬如,失踪的孩子的眼角膜被摘除了,某月某日要发生地震了,飞机撞上候机楼了,吃碘盐可以防辐射了,银行卡卡号和密码被泄露了等等。耸人听闻的信息不断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引发众多网友围观、转发、议论。当尘埃落地被证明是谣言的时候,我们也在彷徨现在应该相信谁?
微博的流行,让网络环境难以净化。很多时候道听途说是谣言的出笼地。比如,一名微博用户在微博中声称,一名孩子突然丢失,几天后被送回家后,家人发现孩子的眼角膜被摘取了。这则微博在发布后被快速转发,不到一个小时转发量就已超过两千条。但经过核实,微博发布者最后承认这个消息是道听途说的,没有办法证实;警方排查所有的报案记录后,没有发现类似报警。这时距离这则微博发布的时间仅仅过去两个小时,可微博的转发量却已经超过了四千条,评论超过两千条。震惊、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也随之在网络中被传递和强化。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统计,目前,中国有互联网站356万家,网民数量达5.13亿,其中手机上网用户3.77亿,微博注册用户高达8亿。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即时传播,查询方便。微博的流行,也成为各种事件和声音的发祥地之一,各类推手借此营造一种所谓的“氛围”,达成想要达成的效果。
对此笔者以为,面对路边社的小道消息频出,有几点是非常关键的。其一是,要有及时的权威声音出现。比如,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称,兰州拉面里添加了拉面剂,而拉面剂主要成分是蓬灰,可能致癌。此微博引起了网友热议,众多西北网友和一些媒体记者站出来辟谣,力挺兰州拉面。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仝其根教授也表示,拉面剂实际上是根据蓬灰的成分复配出来的,在制作中剔除了蓬灰中的有害物质。这都是相对权威的声音及时的出现,才把这种过分地渲染平息下去。
其二是相关部门一定不要回避,更不要逃避。当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把微博作为勤政廉政的一个渠道之后,对于微博上发出的质疑和揭示一定不要回避,更不能逃避,而应该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这样才能还市场一个清静。当初的“郭美美”事件,就是因为没有权威的声音及时地出来,结果事件被不断地发酵,最终的结果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自媒体时代,我们需要打击谣言的传播,但也要面对质疑和举报的时候,有一种积极的响应姿态,这样才能避免事件地被升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净化网络环境,还我们一片净土
今年3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部门依法关闭了16家造谣传谣网站,6名网上造谣者被拘留。 4月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发生倡议,呼吁互联网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行业自律,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传播。网络谣言猛于虎,不仅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会损害社会诚信,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但我们也看到,整治网络谣言必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除了网络谣言之外,我们更看到网络环境还有许多需要净化的地方。比如网络色情的泛滥。当苹果应用中心都出现很多“少儿不宜”的问题时,应该反思的不仅仅是网民,而更应该是监管层,运营商,内容商等等。靠一些不入流的内容获得点击,进而牟取暴利。对这些内容应该予以坚决的打击,这样才能还网络一片净土。
近日,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协调局负责人介绍,根据公众举报,在核实情况和掌握确凿证据的基础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协调有关部门近日关闭了42家招摇撞骗、敲诈勒索的网站。所谓“中国真相调查网”、“中国人民法制网”、“企业法治网”等网站,冒用国家机关和公益机构名义,伪造证件从事所谓“新闻”采访,以刊登负面信息要挟索取封口费、合作费等,使许多单位和个人受害,情节恶劣,危害严重。在2012年3月以来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中,已关闭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网站107家。
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内容商、运营商总是不惜动用各种手段进行“病毒式”传播,意图达到商业利益最大化效果。而过度地挖掘尺度,并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释放出来,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带来的不良反应也是如此。比如最近如火如荼的北京车展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尺度过分挖掘,对净化网络环境并不好的商业活动。尤其是一些车商过分追求“效应”,结果对还原网络良好的环境并没有起到好效应,相反低俗的表现加大了网络环境的净化难度。
本次车展与其说是车展,还不如说是“胸展”,当有网友戏谑地说道“话说,近日北京有个活动,叫什么‘北京国际胸展’,展示各种美胸,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真的,有假的;有皮鞋做的,有老酸奶填的……可惜,主办方为了吸引眼球,在每对胸附近摆了几部搔首弄姿的汽车,真是败笔啊!”这是一篇网友的微博,让无数人喷饭。北京国际车展在网络红了,只是红的不是车,而是各种“无尺度”的“胸器”。
也正因为这种“无尺度”地挖掘,首都精神文明办就2012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提出严肃批评。“车展中在宝马等展位有少数车模衣着过分暴露,并引起个别非参展人员借机在现场以低俗形式进行个人炒作,造成不良社会影响。”首都精神文明办责令主办方立即整改。很多时候,网络环境的净化需要多方的努力,把责任推卸给任何一方都是牵强的,也只有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最终还网络一片净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