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互联网最火爆的莫过于Facebook和Twitter,即使是苹果iPhone和iPad的双星闪耀也掩盖不住这两个新兴媒介的市场影响力,我们看到即使奥巴马总统寻求竞选连任的时候,也要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发布消息。
奥巴马在Twitter上发布消息称:“今天,我们将填写参选资料表格,从而启动2012年总统竞选活动。”奥巴马通过多种方式正式宣布将参加2012年大选以寻求连任,其中也包括Facebook。在Facebook上,奥巴马拥有近1900万粉丝。在2008年的总统大选中,奥巴马利用社交媒体来吸引支持者,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国内市场,微博的火爆也是异乎寻常的。甚至,微博已经成为官员必修课,部分党校开相关课程。来自《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浙江省委党校将“微博与领导工作”列入脱产学习班必修课,该校副校长称“微博刷新官民沟通方式”
据悉,之前北京市委党校已经开始为一些干部补习包括微博和MSN在内的新媒体技能。可见微博的发展是何等的快速和影响之大。
有人说“官员开博的本意是融入社会。拥有的粉丝及转播越多,表明社会对你的认可程度越高。”
“官员微博有天然的公信力,这种公信力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身份,也来自于他在微博中积累的声誉。”
也有网友认为,一些官员微博是由秘书代劳,或者迟迟没有更新成了“空壳微博”,还有人质疑,认为官员微博会重蹈官方网站的覆辙,成为一个互联网摆设或是沦为官员们的时髦秀场。
其实无论如何,官员开微博,并利用微博了解民意,并提高相应的执行力和民众认可度,这本身都是可圈可点的。既然奥巴马都可以通过微博为自己的竞选拉选票,我们的官员利用微博了解民意未尝不可。
关键还是如何合理地应用好这个互联网工具。任何工具的形成和产生影响,都是看应用者本身的出发点是什么,只有合理地应用,才能更好地发挥效能。这也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特点。
互联网的发展,微博的出现,让更多的草根有了一个说话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听听这种声音,这里其实不仅是愤青,也不全是牢骚,也有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包括更好的民意诉求。在这里,也是我们有关部门了解社会的一个不错的场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