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运营商的羡慕嫉妒恨
(2010-12-02 21:31:57)
标签:
科技李刚宋体中国联通中国移动it |
分类: 通信世界 |
移动运营商的羡慕嫉妒恨
文 小刀马
如果说iPhone4让中国内地的运营商头疼不已的话,那么相信许多人都不会感到奇怪。无论是中国联通还是中国移动都对iPhone感到头疼。联通的头疼是因为iPhone4的缺货,再加上中国移动的“屡禁不止”的挖墙脚。中国移动的头疼是iPhone4的凶猛无敌,如果不做一些策略应对的话,真的前景很渺茫,起码用户的流逝,尤其是高端用户的流逝将不可避免。
媒体报道,“目前70%的iPhone客户使用的是中国移动的网络。”广东移动总经理徐龙在“139说客”公布了这一数字。而中国联通副总裁李刚也公布了iPhone用户使用联通网络的情况。李刚称,自联通与苹果签订合作合同将iPhone手机引入中国内地以来,截至目前累计进口150万余台,中国联通所销售的iPhone用户70%选择成为联通合约计划用户。两家运营商都喊出了70%的iPhone市场份额,可是市场就一个,究竟谁在臆测市场?其实,我们仔细看看iPhone在国内市场的情况也能窥得一些端倪。联通和苹果是国内唯一签约的运营商。不过,联通版的iPhone价格较高,因此使水货市场有机可乘。市场研究公司BDA(中国)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联通仅售出50万部iPhone,而“水货”却卖出了另外40万部。
可见,借助水货的力量,中移动在不经意中收获了本该属于竞争对手的大量iPhone用户。如果仅仅是水货也就罢了。可是当iPhone 4进入市场之后,双方的竞争开始变味了。因为iPhone4的市场诱惑力和影响力太大了。难免不让人羡慕嫉妒恨了。针对iPhone 4用户群的争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争夺正式明火执仗了,不再暗箱操作了。而为了避免iPhone 4签约用户的流失,更因为向iPhone 4提供的高额补贴可能由此受损,中国联通紧急推出iPhone 4合约用户机卡对比新政。
李刚表示,苹果iPhone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其入网许可证,是联通集团旗下终端公司联通华盛协助办理,而进口许可证,更是注明中国联通是其经销商,“每一部iPhone,都有对应的单独的进口许可证,也就是说,每一部iPhone都缴付了17%的增值税。从这个角度来讲,只有中国联通销售代理进口销售的iPhone 4,才是合法的。”但是,我们最怕的就是但是。中国移动依然获得了大量的iPhone4,并且中国移动已经非常明确地开始招揽iPhone4用户。水货也好,机卡分离也好,当很多用户还在纠结于自己原有的移动号码无法舍弃的时候,或许这种变通也就只能是这样了。这也是为何中国联通的套餐用户要被机卡剥离的“罪魁祸首”。
李刚称,联通仍然希望,“能够维护行业的环境,不要引起恶性竞争。虽然仍然有超过80%的iPhone 4用户仍然在中国联通的3G网络中,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机卡分离了,虽然我们无法判断是否是恶意的,但是一定是有的。”很显然,这也是一种无奈的诉求罢了。包括李刚也坦言“相信政府部门对此的管理能力,要比我们高很多,政府一直也在监管这一块,通常并不需要我们企业去提醒,政府对这一情况的理解,比我们还要深刻。”略感无奈的是,我们也仅仅看到李刚大声疾呼“在大的层面上,整个社会,尤其是国企,更要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社会经济的公平原则,摆脱恶性竞争。”
我们无意苛求谁对谁错,我们也无意去替谁去伸张什么,我们只是想说的是,当市场的竞争开始无序乱相的时候,我们的相关部门应该引起深刻的警觉。腾讯和360之间的纠葛应该深思和汲取教训。此外,对我们的国产手机厂商而言,也应该从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吧。酷派、联想、华为、中兴都应该深思iPhone4为何可以带来如此的空前,不能说绝后,但目前仅仅是iPhone4,当iPhone5出来的时候,当iPad2出来的时候,我们的国产手机厂商是不是还是如此无可奈何?还是能够奋起直追,也能见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