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信手机酷派谷歌宇龙台湾it |
分类: 横看IT |
HTC与酷派 不是冤家不聚头
文
精于研发
我们看到无论是HTC还是酷派都擅长技术研发工作。HTC的成长不得不说的有两个企业,一个是微软,另一个就是谷歌。早期的HTC一直坚持和微软合作,早在PDA时代,HTC就认准了微软Windows CE的影响力,并一直紧紧跟随,在PDA市场常年的浸淫,为日后进军智能手机市场积攒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而酷派也一直精于技术的储备。据悉,酷派目前建立起了国内手机厂商中数量最庞大,研发能力最强的研发团队,总人数超过千人,其中70%都在做软件开发。对此,酷派认为,“智能手机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操作平台,我们的核心投入在软件应用方面,包括软件平台的构造、软件集成的构造等等,硬件上外形美观很重要,但软件才是决定产品好不好用的关键。”其实这何尝不是苹果APP Store的成功所在?
对于HTC而言,王雪红的一个亮点就是能够及时抓住市场的机会。当谷歌推出Android的时候,HTC就预感到这是一款非常不错的系统。于是,我们看到谷歌的旗舰Android手机几乎都是出自HTC之手。可以说,HTC的转型能够成功,有极大地一个因素就是对智能手机市场的把握能力,而常年坚守微软,并且第一时间内紧跟谷歌的技术发展步伐,是HTC成功的一个基石。我们再看看酷派,进入 3G时代,除了联通,酷派开始进入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定制渠道,在三大运营商已经推出的定制机型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宇龙酷派占有优势,宇龙已经成了国内运营商定制圈子里,智能手机业务当之无愧的老大。此外,酷派深挖用户价值,不断加快研发力度。近期,在国内率先推出的酷派Coolmart,采用免费下载的模式,让手机用户在酷派N900手机上体验视频、游戏、第三方软件等开放性资源。而最新的消息是,酷派Coolmart应用程序商店的内容有可能被内置到中移动MobileMarket中,作为中移动MobileMarket应用程序的一部分,如果成真,酷派的整个商业链条无疑将大大得到扩展。
经历转型
转型是痛苦的,尤其是已经做到一定程度的企业之转型更是如此。HTC当初从代工到自主创造品牌,走过了一个转型的阵痛期,幸运的是这种转型非常成功。2006年,HTC开始全面走向前台,面对欧洲推出自有品牌HTC,同时以1.5亿美元收购多普达50%以上股权,并将其纳入旗下子公司。酷派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因为以前有联通这个依仗,但是随着国内电信行业的改革,使酷派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空间。走自主品牌创造之路也成为酷派的一种不二选择。随着越来越多和其他运营商之间的合作,包括自由品牌的影响力不断壮大,酷派也最终可以名正言顺地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了。
不是冤家不聚头
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酷派就开始飘扬出海,进入HTC的阵营,和台湾亚太电信建立战略合作,抢占台湾3G市场。在亚太的支持下,酷派预计未来 5 年内,将抢下台湾CDMA 2000市场 30% 以上的市占率。酷派此举被外界解读为,酷派是奔HTC去的。酷派把台湾作为打造国际品牌的第一站,意义就在这里。如果酷派在台湾打开了局面,能在HTC的后院烧一把熊熊烈火,那就是向全球消费者证明酷派手机完全可以与HTC叫板。而近日,HTC也正式宣布进军内地市场,两个冤家开始在各自的大本营进行捉对厮杀。真可谓不是冤家不聚头。两家越来越近距离的掰腕子,或许酷派的国际影响力和实力还没有HTC那么雄厚。不过这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对用户的了解和理念,将是双方最终吸引用户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