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永久”到“大众”的变化

(2008-08-01 07:20:39)
标签:

情感

分类: 游戏世界

从“永久”到“大众”的变化

 

          从“永久”到“大众”的变化

 

       改革初期的时候我才刚刚上小学,虽然还不像“黑土大叔”所言的家里的家用电器是手电,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台很老很老的收音机了,好像是五六十年代的产物,声音刺啦刺啦的,不过倒不影响我每天收听评书节目,刘兰芳的《岳飞传》更是那时家喻户晓的功课,每到评书开讲的时候,不敢说是万人空巷,起码也是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刘兰芳那洪亮气足的声音。

 

       当时家里的交通工具是一辆“永久”牌二八式加重自行车,结实,能驮很多东西,那时候父亲要驮着两袋白面,从省城太原要一路骑车回到老家平遥,两百多里的路程,父亲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启程,到傍晚时分才能回到村里。一路风尘,一路艰辛,为得只是能够省下那几块钱的火车票钱。

 

我渐渐地长大,一路求学,一路行走。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总是自行车相伴,在山西大学求学的时候,也是骑车穿梭在校园之间。周末回家的时候,从山大骑车回到下元,虽然路途不近,但也不愿意坐公车,一方面是因为公车比较拥挤,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骑车更随意一些,沿途还可以看看风景。

 

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之后,路途更加遥远,骑车的频率也越来越勤了。不过,单位离家太远了,骑车回家太耽搁时间。于是,开始选择公交车,倒两趟车才可以回到家中,虽然也在同一个城市。慢慢地开始恋爱、成家,并有了自己的孩子。每次回家,更是精打细算,因为从郊区到城区,公交车是有时间限制的,因此每次回家总是卡着钟点,生怕误了公交车。

 

单位的发展蒸蒸日上,我们的生活水准也水涨船高地节节攀升,当孩子从呀呀学语的幼儿园开始上小学时,我们也终于购买了一辆上海大众的小汽车,外出一路驱车,再也没有那种骑自行车长途跋涉的艰辛。人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其实,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风雨兼程,我们今天的日子又如何会发展如此之快?喝水不忘挖井人,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我们应该珍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