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OOXML一旦被广泛采用,并取代DOC格式成为另一个事实标准,那么国产办公软件、Linux操作系统都将遭受巨大的压力。我们知道,文档格式的不断升级是发展的一种需求,但当一个被独家企业垄断的文档格式不断随着自己的产品进行升级,而不是格式先公开,再按照新格式进行产品升级,这无疑对市场是不公平的。
其实,熟悉文字处理软件发展历史的朋友可能开记得,当初微软的OFFICE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WPS是何等的风靡,但是随着OFFICE的涌入,WPS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到如今已经逐渐从主流市场败退,微软OFFICE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当年微软Word进入中国市场时,首先面对的是高达95%的WPS用户,为此,他和金山合作制订了双方文件的转换格式RTF。RTF格式为微软进入中国市场铺平了道路。当Word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后,微软就通过每次产品升级悄悄出台一个个新的DOC格式。
我们看到,格式是微软独家的,微软每次格式的改变都是随着自己的新Office出现的,而用户和竞争对手都无从得知微软格式是如何改变的,绝大多数用户甚至都不知道微软的格式已改变。与OOXML一同出现的是微软的Office 2007,Office 2007的后缀名也由DOC变成DOCX。大多数用户现在还不能知道DOCX和DOC的区别,首先能感受到的是,Office 2003不能打开Office 2007的格式。
自微软Office 2007采用OOXML格式放弃DOC后,微软新老版本文档格式兼容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由于OOXML的事实封闭性,用户将仍然只能使用特定的专用软件(微软出品)才能完全读取内部信息,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和锁定仍将存在。用户对文档信息的所有权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和隐私权问题。
OOXML成为国际标准之后,国产软件将成为不符合其格式规范的产品,国产软件又将开始新一轮更为艰难的“兼容”之路,甚至兼容无门。国产Office过去的五年是在DOC格式文档封闭的情况下进行兼容性的研究工作。现在面对OOXML这一全新的庞大的格式,国产软件的兼容工作又需要重头做起。曾经,兼容微软Office的文档格式一直是国产办公套件厂商市场竞争的一个主要障碍,也是微软维持自己市场垄断的最佳武器。微软放弃封闭的文档格式DOC,推广自己的新格式OOXML,也是希望通过格式转换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
微软Office正在从2003版本过渡到2007版本,这个版本的变更对微软公司而言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因为,MS Office 2007版本完全改变了原有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方式,同时放弃了垄断用户多年的封闭文档格式DOC。如果我们能够让用户在产品更新换代之际,选择国产办公套件,而不是重新学习MS Office2007版本,这将是打破微软垄断的一个重要契机,更是发展国产办公套件的一个难得机遇。
不过,如果OOXML一旦成为国际标准,其威力将远超过DOC成为事实标准的危害,Linux操作系统和国产CPU将无一幸免。OOXML存在明显的平台依赖性,其所定义的有些行为在Windows上可能实现,但在 Mac、Linux、Unix 或其他平台上却不能实现,更何况其提供的某些加密算法还依赖于处理芯片。由于文档处理几乎是每个用户都会涉及到的最普通的计算机应用,办公软件也成为了每台计算机必须配备的应用软件。如果一个在Win/Tel平台下产生的文件不能在龙芯计算机上打开,势必会影响到国产软硬件系统的推广。
随着国家标准UOF的正式实施,文档格式的问题不再成为国产办公套件厂商的技术障碍,使国产基础软件首次具备了公平的技术竞争平台。加快UOF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国产软件摆脱垄断赢得更好发展,也能有效应对微软格式升级战略。因此,对UOF的支持应从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高度出发,UOF的推广实施关键在于最近的1-2年时间,基于UOF发展国产基础软件产业的立场和政策,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下去。让UOF不要成为另一个RTF、一个微软格式大转换的跳板,而是成为一个被认真执行贯彻下去的标准,应该是产业界的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