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国际化征程如何开足马力?
文 小刀马
【比特网】:经过市场的认购追捧之后,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正式亮相,开盘价30港元,122%的涨幅符合市场的预期,也印证了暗盘交易的准确性。今年国内网络企业上市无疑进入到一个新的浪潮,完美时空、金山、巨人、网龙、阿里巴巴,纪录不断地被刷新。此次,阿里巴巴融资15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该股今日高开30港元,早盘前半段窄幅振荡,一度下探28港元,11:08后开始单边上扬,午收35.8港元,较发行价涨165%,晋身今年港股新股王,以昨晚11:30港元对美元汇率7.7637港元计算,阿里巴巴市值已超过200亿美元。
有媒体计算,扣除包销佣金、奖金及估计发售开支后,阿里巴巴此次将集资29.39亿港元,据悉,其中60%将用作战略性收购及业务发展,余下资金将用作发展内地及国际现有业务、购买电脑设备及一般营运资金等。我们关注的是,阿里巴巴上市之后,如何拓展自己的国际化征程。因为,阿里巴巴B2B公司CEO卫哲曾表示,“今天的客户比2004、2005年更需要国际化,我们觉得现在进行海外上市的话,对进一步提升我们国际影响力有巨大帮助。”众所周知,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是帮助中小企业作全球贸易,这一点与香港全球贸易中心的定位十分吻合,所以香港的投行和分析师肯定会吹捧。有投行分析师如是说。
我们知道,阿里巴巴一直想让自己成为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全球IT大佬思科公司董事长钱伯斯在北京宣布向阿里巴巴投资约1750万美元,作为向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计划在香港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的一部分。而思科和阿里巴巴的合作重点之一就是共同合作以拓展阿里巴巴集团的海外市场。目前阿里巴巴的主要业务还是来自中国市场,如何把中国企业更多地推向国际市场是阿里巴巴接下来不断完善和提高的一个环节。马云曾言,上市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国际化,可见国际化对阿里巴巴来说,是一直梦想的一个焦点。目前的阿里巴巴业务涉足B2B、B2C、C2C市场,无论是B2B还是淘宝都是阿里巴巴成功的典范,当然还包括支付宝这个后起之秀。阿里巴巴已经成功上市,马云如何让自己的“芝麻开门”走的更远,开的更广,将是考验阿里巴巴上市之后的一个重点。
在港发行的广受追捧,虽然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内地投资人的青睐,但也可以看出香港投资人对阿里巴巴的期待有加,如何使自己的盈利能力持续高涨将是阿里巴巴回报资本市场的唯一途径。而盈利能力的提高,和阿里巴巴试图让自己更多的用户进入国际化通道有一定的关系,毕竟,目前阿里巴巴的业务更多是来自国内市场。什么时候,阿里巴巴的大部分业务来自全球市场,那么阿里巴巴的跨国公司梦想就可以实现了。
阿里巴巴同样是一个造富的机器,和巨人一样,成功上市之后是大量的富人群体的出现,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才和激励员工的活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马云的团队已经扬帆出海,但我们也看到阿里巴巴逐渐膨胀的业务关系,已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急速扩张的阿里巴巴,如何使自己的团队快速适应这种变化?成功上市固然值得欣喜,由于概念独特,又由于近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异常火爆,给阿里巴巴营造了一个最佳的上市环境。有媒体对阿里巴巴的受追捧也提出自己的质疑,认为上市的阿里巴巴B2B公司是一个让买卖双方彼此寻找的“平台”,但是它无法解决网络上销售商品的质量问题。由于本次上市主要是阿里巴巴B2B业务,为国内用户熟悉的淘宝、支付宝,包括阿里软件等业务并不包含在本次上市之中,单纯地B2B业务真的可以支撑阿里巴巴目前的股价吗?笔者也持怀疑态度。
著名分析师吕伯望认为,“按照阿里巴巴B2B公司的未来业绩预期,很难承受阿里巴巴目前高达30多港元的股价水平。当然,考虑到阿里巴巴B2B上市本身是一件对其自身业务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大事件,阿里巴巴B2B的未来业绩也将得到提升。只是投资者如果把这个因素过度或过早考虑在阿里巴巴的股价中,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根据阿里巴巴的未来业绩表现入市较为稳妥。”如今,阿里巴巴已经成功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资本市场历来是看业绩预期表现的,如今的风光如果不能有良好地预期回报的话,一切也都会成为一个新的泡影,而长达一年的禁售期也让一些阿里巴巴的员工略感遗憾。我们真诚祝愿阿里巴巴能够走得更稳,国际化征程更加夯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