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二季度业绩喜人
笔记本增长贡献最大
联想公布了2007/08财年第二季度业绩,表现不俗,营业额上升20%至44亿美元,季度除税前溢利(不包括重组费用)为1.25亿美元,上升177%。资本市场提前预感到联想业绩的增长,近日在资本市场表现强劲,之前,花旗集团发布报告,预计联想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上涨58%,并将其目标股价调高至10港元。而联想的季度股东盈利(包括重组费用)为1.05亿美元,上升178%,远高于花旗的预测。
对这个业绩的取得,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非常满意,他表示:“本季度取得的良好业绩,再一次证明联想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并购的整合阶段,开始进入到盈利性增长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强产品竞争力和提高运营效率,不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此同时,继续把握个人电脑市场的增长机会,尤其是中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成熟国家的中小企业和消费市场,以及笔记本电脑市场,我们将全力推动在这些市场的发展。”
可见,联想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领域,不再是当初的并购整合阶段了,已经进入到一种新的盈利阶段,不断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已成为联想追求的一个目标。我们看到,联想在大中华区,第二季度联想个人电脑销量增长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综合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26.5%至18亿美元,占集团总营业额41%。显然,大中华区还是联想的大本营,也是联想业绩的直接贡献者,正如杨元庆所言,联想在中国市场已经做到最大,而且是连续十年的称霸,在这个份额已经做到一定的程度后,联想开始拓展更多的领域,比如服务器、外设、服务、手机等领域,这是联想不断巩固自己在大中华区统治地位的一种非常聪明的举措。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大中华区联想一直表现的强势之外,我们也看到联想在其他区域的增长势头非常不错。在美洲区联想的综合营业额达到12亿美元,占集团总营业额27%。集团在美洲区持续推行的交易型业务模式已见成效,销量和营业额均较去年同期取得两位数增长。联想个人电脑在美洲区的销量在季内上升了12%。美洲区是联想一直不断拓展的区域,毕竟当初IBM在这个区域的优势需要联想去继承和延续。联想交易模式的改变,在美洲区的增长让我们看到联想的进步。而在欧洲、中东及非洲区,联想的个人电脑销量在季内上升16%,综合营业额为8.85亿美元,占集团总营业额20%。众所周知,这是一个新兴市场,这个市场的变化和增长对全球PC的增长都有一定的贡献。
联想业绩的快速增长,和其笔记本销量的增长有很大的关系。本季度,笔记本电脑是集团总营业额的最大来源,对集团总利润的贡献也相应增加。第二季度笔记本电脑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2%,综合营业额为25亿美元,占集团总营业额56%。相对而言,联想台式电脑销量在第二季度较去年同期上升12%,综合营业额为18亿美元,占集团总营业额40%。显然,笔记本助推联想业绩快速增长。
对于联想未来的发展,杨元庆指出,未来公司将专注于盈利性增长。一方面是保证盈利,“1-2%的利润率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要回到老联想的赢利水平,现在我们的税前盈利率达到4%,尤其是联想欧洲达到了5%,接近中国市场的盈利水平。就目前环境来看,我们对这一数字已经非常满意。”杨元庆希望管理团队在保障毛利率和费用率的前提下,提升税前盈利率。“我们已经看到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希望继续保持下去。我们的增长方向也非常明确,将专注于中国市场、笔记本市场、新兴市场和消费市场。”
事实上,联想也在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战略部署。联想最近的一个变化是,刘军重新出山执掌联想消费业务。现年38岁的刘军将出任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消费集团总裁,直接向首席执行官威廉·阿梅里奥汇报。同时,我们也看到,大中华区负责人陈绍鹏的疆域也进一步扩大。联想方面表示,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及格鲁吉亚六个独联体国家将归入联想大中华区的管理范围,并成立新的大中华和俄罗斯区。陈绍鹏的头衔也因此变为“联想大中华和俄罗斯区总裁”,其管辖范围已涉及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蒙古、俄罗斯等14个区域。
无疑,我们看到联想以俄罗斯作为突破口、进军欧洲的新思路已经逐渐清楚。作为中国的邻国,俄罗斯与中国的发展特性十分相似,同时作为欧洲重要的新兴市场,联想以俄罗斯作为突破口,无疑是个理想的选择,这将有助于联想在全球范围内复制其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成功经验。大中华区是联想集团的坚实后盾,更是联想的主场。陈绍鹏曾经说过,在中国本土市场,联想要做的是阻击惠普、戴尔等厂商的进攻,更要为联想国际化战局输送“炮弹”。对于海外市场,联想还是有意收购,当然看市场机会是不是足够合适,杨元庆表示,有机会可以在欧洲日本进行收购。在宏基收购gateway之后,又有意在欧洲收购,意图阻挡联想的步伐,我们看到联想在欧洲的盈利能力还是不错的,如果有合适的收购,相信联想会再度出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