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山大佛
早就听说在太原城内有一个最大的佛叫西山大佛,不过好像还没有开发出来,原先的道路也不太好走,不过,听说最近开始开发出点模样了,在国庆期间,我们一家就走进蒙山,计划去领略一下西山大佛的真貌。进入蒙山,可以看到一路的佛灯蜿蜒崎岖,带领我们径直进入到蒙山风景区,蒙山风景区是新开发的一个景区,景区的代表作自然是西山大佛。
进得山来,换乘了景区自己的浏览车,一路免费上山。车到寺底村,我们开始下车徒步而上,蜿蜒中,首先来到了开化寺,看到了连理塔。开化寺是新修缮的,而连理塔保留了昔日的风貌,可惜的是,连理塔遍身疮痍,不知在何年何月已经变的如此悲凉和沧桑。看罢了开化寺和连理塔,沿路我们继续向上,转到一个高地,抬眼望去,我们已经开始看到西山大佛的真身了。一座硕大的佛身跃然眼前,虽然被一排排的脚架护着,但那轮廓已经成型,那头像也已经依稀让我们看到往日的雄壮。

据悉,西山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551)始凿,经五个皇帝,二十余年,后主高纬时凿成。《北齐书》记载在《后主恒纪》中:“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所以称为“晋阳西山大佛”。晋阳西山即太原西山。《北齐书》载:“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一夜燃油万盆,光照宫内”。“宫”指历史上著名的晋阳宫,遗址在晋源镇古城营村九龙庙一带。西山大佛现场外露胸颈部分,高17.5米,宽25米,颈部直径宽5米,唐代记载“高二百尺”,按唐普通尺计算约合今63米,仅低于我国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8米。
传说李渊做太原留守时,参拜蒙山大佛当晚梦见佛光普照,以为祥瑞,从而坚定起兵决心。唐高宗李治、皇后武则天显庆五年(660)幸晋阳瞻拜(此寺及南十余里的龙山童子寺瞻礼二寺大佛),次年又派专使赐大佛袈裟时“五色光洞烛山川,道俗瞻睹数千万众”轰动并州。晚唐晋王李克用再建大阁,5年用工30万。五代后晋时北平王北京留守刘知远,重修庄严阁,高五层共130间。北汉刘继元在蒙山顶造避暑宫,开化峪内设御驾桥。宋时又在蒙山开化前寺建连理二塔。元末(1368),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残砖破瓦和山间泥石掩覆了佛像下部。明洪武十八年(1385),晋恭王朱蓀只重修了前寺院,称法华寺。显赫了800年的西山大佛便从此埋没六百余年。
如今的大佛终于又快要重现天日了。远观之后,我们加紧了步伐,很快在登上180级台阶之后,我们就到了大佛的脚下,仰首望去,大佛的高大,让人感受到昔日的辉煌和顶礼膜拜。高高的铁架子上,施工人员还在进行紧张有序的加固修复工作。静立大佛脚下,蓦然回首,郁郁葱葱的蒙山尽收眼底。这就是曾经缔造辉煌的一代大佛吗?这就是“蒙山晓月”的古太原县八景之一吗?
晓月蒙山,曾经的美景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已经面目全非,加上煤文化的私采滥伐,让这块历史蒙受了太多的尘埃。如今,我们终于看到一方政府开始了绿色旅游文化的挖掘。“改造一座旧城、挖掘一座古城、开发一座新城”的三城联动发展战略,无疑是打造晋源文化的一个新起点。大佛出大寺,大寺出高僧,西山大佛不仅是晋源人民的福祉,还是太原人民振兴旅游产业,实现绿色转型的标志。[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