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iPhone的焦点关注说明它的魅力所在

(2007-08-28 07:00:15)
标签:

IT/科技

分类: 通信世界
iPhone的焦点关注说明它的魅力所在 

       iPhone的焦点关注说明它的魅力所在

                                                  

 

       [通信世界]:自从苹果要推出自己手机的时候,iPhone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叫好的和叫衰的目的不同,但关注度是一样的,都在看苹果是否继iPod之后能再度掀起一股旋风?事实证明,苹果公司做到了。起初我们还怀疑苹果的fans是否愿意在拥有iPod之后还做类似的投资,但iPhone上市之后的销量猛增让我们看到fans的力量是无穷的。

 

     iPhone莆一上市,就几乎被抢购一空。据悉,很多AT&T营业厅报告,早在iPhone发布当晚和第二天,它们的库存就已经全部售完。据一些网站报道, 自iPhone正式上市以来,AT&T在六天内已经激活了超过100万部iPhone。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原来的目标是在今年底之前售出100万部iPhone,但目前看来,苹果在6天之内就实现了6个月的目标。除了摩托罗拉RAZR之外,还没有其它手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有了这样大的销量。

 

       虽然价格不菲,但iPhone还是演绎了手机行业的一个奇迹。为什么会这样呢?显然,苹果的品质和时尚给追捧者很好的一个购买理由。众所周知,创新设计是苹果产品经久不衰的最主要原因,而在电子产品的整个生态系中,居于上游的设计对全球产品的供应链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市场研究机构iSuppli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苹果的设计能力对美国十大OEM厂商的影响力增长最快,主要是对全球半导体销售的影响。

  iPhone的焦点关注说明它的魅力所在

    因为关注,我们也看到各种关于苹果iPhone的报道,其中之一就是各种破解的风靡。最新消息显示,美国17岁少年成功破解iPhone,据国外媒体报道,一名17岁的美国少年已经成功破解了iPhone,使其可以应用于AT&T之外的移动通信网络。要知道,苹果iPhone目前仅仅是和AT&T合作,应用于其移动网络,这也是全球黑客希望破解的一个挑战,现在看来,这个挑战很快就被破解了。

 

    由于破解成功,那么将会使iPhone应用到更广泛的范围,这对苹果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毕竟iPhone可以更广泛地传播了。对我们国内用户来说,苹果的fans也不少,如今在国内也传出破解版的iPhone了,据悉,完全破解版的iphone已经开始在香港上市了。这对国内的fans来说可以算是一个利好了。iPhone的风靡说明了她把握住了手机发展的潮流,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nterpret公布的最新调查结果,90%的iPhone用户对这一产品“极度满意”或“非常满意”,显然这就是她为什么可以走红的原因之一了。

 

      事实上,iPhone的热络已经侵占了传统手机大鳄的地盘,即使是诺基亚这样的超级公司也不得不正视苹果iPhone带来的压力。为此,诺基亚决定向苹果发起挑战,这是自微软以后,又一家实力派IT公司向苹果宣战。诺基亚计划推出在线音乐下载服务,该服务站点允许用户将歌曲下载到PC中,然后再传送到手机或其他便携设备中。而且,诺基亚的在线音乐服务还支持其他品牌手机,从而向苹果iTunes发起有力挑战。

 

同时,为了更好地与苹果iPhone手机竞争,诺基亚还推出了E系列的智能手机。但据诺基亚公布的2007年第2季度的财报显示,诺基亚手机在美国市场上,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仅仅售出410万部手机,比上一季度下滑14.6%。业界人士表示,这主要是苹果手机带来的冲击造成的。

 

      作为手机行业的新兵,苹果iPhone手机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电池性能不佳,而且电池居然是全内置的,无法由用户自行更换。另外在其他功能上也存在缺陷。比如,用没有实体数字键盘的触摸屏手机拨打电话需要6个步骤;200万像素摄像头拍照效果不错,可惜不能拍摄视频;没有聊天(即时通讯)程序;浏览器不支持Java及Flash;价格偏贵等等,但是ipod同样不如一些MP3播放器那么全面,但iPod照样风靡全球。苹果公司总是苹果公司,它的一些理念或许和市场的节拍更和谐一些。这也是为什么iPhone能那么红,那么被关注的原因吧?毕竟现在还没有哪一家手机公司能像苹果iPhone这样被世人所关注,所追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