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会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

(2019-10-05 07:58:51)

编者按:这是我为贝妈的新书《智慧父母的育儿攻略》作序,现与大家分享!

教会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

教会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

      

      很高兴受到贝妈的邀请,为《智慧父母的育儿攻略》作序。我与贝妈认识10多年了,见证了她从一个职场精英走向亲子教育的全过程,三年前鼓励她写一本关于“亲子教育中国实践”的书籍,今日得见书稿,甚是开心。

我是一位11岁女孩的爸爸,我也是一个职业讲师、投资人、企业经营者,但是我最骄傲的角色就是“父亲”。我陪伴女儿的时间不多,所以自己找了一个自我安慰的借口:“用陪伴的质量弥补陪伴时间的不足”。为此,也专门深度主题阅读了数十本亲子教育的书籍,并现场聆听了十多场亲子教育的课程。个人认为,孩子的成长取决于“父母遗传的基因、孩子成长的环境和孩子后天自我的努力”等要素,其中父母可以主动掌握的就是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里的“环境”更多的不是指大房子、好车子等物质环境,更多的是指有利于孩子情感健康发展的精神环境。

人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以后,最核心的精神需求是“价值感和归属感”。价值感,即人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的追求;你能够帮助、服务的对象越广,你的意义感就越强;一切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是自私的,其价值感是最弱的;如果你为了家人朋友付出,为了国家民族而努力,为了人类的健康发展而奋斗,你的价值感将逐渐增强、丰满。归属感,是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感受到的“爱与被爱”的情感;爱不仅是被动地接受,更要积极地付出;爱是被关注、被关心、被关怀、被关爱,爱更是去关注、去关心、去关怀、去关爱;爱不是单向的接受,爱是双方向的、多向的深度交互。

贝妈的这本《智慧父母的育儿攻略》就是提升父母“爱与被爱”的能力,从而通过父母传递给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全书每个知识点,都从四个方面阐述:源于真实生活的亲子互动场景、真实再现了父母传统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且深度解析了其背后的心理、完整的父母攻略、每一章节还给了父母小练习,逻辑结构非常清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贝妈的《智慧父母的育儿攻略》是一本父母与孩子互动的实操手册。

孩子当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这条起跑线绝不是“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没完没了的补习班”,这条起跑线应该是“富足的精神和优良的品质”。对孩子“富足的精神和优良的品质”影响最大的就是你----孩子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所以我认为亲子教育应该从家长的学习成长开始。放下你的手机,拿起《智慧父母的育儿攻略》,让我们一起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