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功公益学习群第二十一期主题交流分享:《领导者之剑----问题分析与解决》

标签:
ttt百功语录百功阅读领导者之剑百功公益 |
分类: 分享培训 |
百功公益学习群第二十一期主题交流
交流主题:领导者之剑--问题分析与解决
主讲嘉宾:刘百功
老师
分享时间:2015年5月27日
(以下内容为微信语音整理稿,若有失严谨处,敬请包涵)
各位群友:大家好!
今天的《领导者之剑》课程,是美国ALAMO公司授权的认证课程,在国内我讲授该课程近10年了。
问大家一个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看到大家的回答是:实现自己定义的目标、为让了家人生活的更好、为了弄清自己是谁或者不是谁、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等等。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讲了这个课程之后,我逐渐明白:人活着的最终目标应该就是一个---那就是幸福。而要想达到这个最终目标,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问题。很可惜,在我学习《领导者之剑》之前的几十年来成长、学习、生活过程中,从没有人告诉我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基本是靠摸索来提升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来2003年我学习了领导者之剑这门课程,之后在学习中我渐渐明白并总结出来,解决问题的流程步骤有以下四个(图1):
http://s11/bmiddle/001n6cKGgy6SQw8YnMeaa&690
图1
在这个流程中,第一步情景分析是界定问题的真相是什么;第二步原因分析是找出问题为什么发生的根源;第三步决策制定让我们知道该做什么;第四步计划制定是让我们清楚如何做。所以这四个步骤也可以说成是: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下面我逐一阐述。
一、情景分析
情景分析就是要判断“是什么”。举例说:前期通过问卷调查,有个问题是“如何在同质化的市场中让自己的产品成为唯一?”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要做的是“情景分析:弄清事实”。这要用到“牛眼法———what,which,when,where,who,how much ”。这个办法与5W1H类似,但这个办法使用中有2个基本原则,一是遇到问题先问“是什么“即先问“what”再问“谁”即“who”,也就是对事不对人。例如:在某天上班时,有人对你说:昨天有人说你坏话。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谁”说的,在这里问谁就是为了追究责任,追究责任就会造成人们为逃避责任而说谎。所以就要我们先问事,再问人。二是解决问题时,第一步不问“why”,先问“what“。牛眼法中没有“why”,也就是让我们遇到问题不要着急先问为什么,先了解事实。比如:如何使商品在同质化市场中占有率保持领先,就要了解what “什么产品”, when“什么时间上市”,where“在哪里上市”,who“谁来做”,how much“怎么保持领先“等等,而不是要着急先问为什么要保持领先。
在当事人知道原因的情况下,问”为什么“可以找到问题的症结。例如:小孩子说不想去学校了,我问她:为什么不想去上学了?他说:不想见黑老师。为什么不想见黑老师?因为害怕。这样家长就知道,原来孩子是因为害怕某个外教老师,而不想去学校。但如果当事人并不知道问题发生的原因,上来就问为什么,得到的答案就只能会是借口。假设你晚上和同事吃饭,如要太太打电话问和谁吃饭,你会回答和同事,而且会说明是和男同事,但事实也有女同事,而你说的其实是部分事实,也就是为自己找了借口,所以借口不是谎言,而是部分事实。
因此当我们调查解决一个问题时要做到“先问事,再问谁“,”先问事实,再问原因“。问清事实后,需要对问题进行梳理或排序,这时会用到结构性情景分析表(图2 )。
在使用这个表格时,有两个技巧:一是问题要单一列出,并用这个表格逐项解决。开会时可以用这个表格试一下,讨论完一个议题,再讨论下一个,这样会提升会议效率。第二个技巧,在用牛眼法判断事实过程中,是要注重事实,不要用形容词。因为形容词一般都是说明感觉,感觉不等于事实。名词和量词一般都较能清楚地说明事实。但如果用名词和量词说明了,是否就一定是事实了呢?并不一定,还要通过以下两个考证。一是要考证这一结论的来源,二是我要注意结论是否经过实际案例证明。例如:对“某一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这一结论,我们一要看这一结论的来源是官方发布、网络统计还是个人感觉。如果来源不明,只是“据说、听说”,这个结论的事实性就该打个问号。如果其结论是经逻辑推理得出的,就要逻辑推理是否正确或是否符合事实。比如“温水煮青蛙”这一结论就是一种逻辑推理,而有些人曾经做实验,结果不管是冷水煮还是温水煮青蛙都会死。情景分析的根本目的是让我们解决问题时“弄清事实”。
二、原因分析
在分析问题原因时,我们常用的方法有:鱼骨图(试错法),也就是“人、机、料、法、环、测”分析法。鱼骨图的优点是分析周全,缺点是如果把问题都从“人、机、料、法、环、测”等要素进行分析,就会得到许多原因,太繁杂,而且成本很高。
第二个方法是:专家法。就是让专家或专家组来分析解决问题。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经验丰富、专业、高效。但缺点是成本高、囿于以往经验,在遇到超出专家经验之外的问题时难以突破。
第三个方法是:比较法。假设两个类似的事物,其中一个事物(下称“问题事物”)发生了问题,而另一个事物(下称“正常事物”)没有发生任何问题,那么“问题事物”身上一定发生了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并未发生在“正常事物”身上。那些“问题事物”身上发生而“正常事物”身上未发生的事情就是线索。这种方法可以解决许多问题,比如:我做百功阅读群的例子,就是来源于之前我看到一个报导说有位女士想上中欧商学院,但她没有钱,就想到了众筹的办法,让大家凑钱,她在线分享学习期间的学习笔记。由此我想到我每年要看很多本书,是否也可以把我的读书笔记分享出来呢?这就是一种“What”比较法的运用。就这样我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百功阅读 “这个收费群的筹建。另外我们也可以自已和自己比,可以从地点(如QQ群)、位置、程度等不同方面进行比较。图例3:
http://s6/mw690/001n6cKGgy6SQwhDEDbf5&690
图4
原因分析是所有学员初学之时最难以理解的,但只要掌握了,它往往能够带来巨大的价值!
三、决策制定
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后,就需要我们做出决策。我们常说的决策包含两种意思,即:决定和决策,决定是要不要做,决策是选择哪种方案做。比如:你喜欢某个女孩,但家人反对,你要不要继续和她在一起,这是决定。另一种是:有两个女孩喜欢你,你要从中选出一位来做女朋友,这是决策。决策的一个工具是:力场分析法。
制定决策的根本目的是“制定合理决策”,核心的方法就是“制定合理的标准”,我们做重大决策时,建议大家使用以下流程方法。其步骤主要有(图5):
http://s13/bmiddle/001n6cKGgy6SQwkk5766c&690
图5
比如:我们要买房子,一般大家会到处看房,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买房之前先定好自己的标准,在什么时间、要买什么样的房子?(户型、面积、价格、区域等等)然后再去找与你的标准对应的房子,在确定好买什么样的房子后,最终评估一下这一行为带来的决策风险是什么?
另外,大家知道“非诚勿扰“的成功率很低,那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这个节目的决策目的是为了收视率,而不是配对成功。那根据这一目的,节目选出的嘉宾的标准不是易于交友,而是漂亮、上镜、有料、有新闻等标准,所以在这个工具中,决策标准是最重要的。
对于复杂的决策,我们会用到以下“决策距阵图“(图6):
http://s4/bmiddle/001n6cKGgy6SQwn7Kp503&690
图中的限制性条件是指的“底线“,比如:若把找女朋友身高达到1.60米以上定为限制性条件,那么无论女朋友其他条件再优越,即使家财万贯,你也不会答应。这里”身高1.60米“就是限制性条件,反之则不是。
我们每天都在做决策,人生由一系列选择决策组合而成。但有时我们要选择做什么,有时我们要选择怎么做。
四、计划分析
计划分析的根本目的是“确保方案得到充分落实并不断改进”,核心的方法就是“预防/促进性措施”,其步骤主要是上图中的几种方法(图7)。
在计划分析中重要的是预防措施,未雨绸缪,先考虑问题和机会,而不是应急措施。如:出门去西藏旅游时,我们要先考虑路会遇到哪些问题或麻烦,遇到问题如何应对,而不是先订机票和酒店。另外,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到的锦囊妙计就是先分析在与对方应战中会遇到哪些问题或机会,然后做出预防措施,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好的计划分析。再如群友中有提到“成为一个企业文化培训师”,就可以先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与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训师之间的差异,找出成为“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训师”应备的条件,然后制定达到这些条件的途径及详细的计划,是通过读书、当学徒、实战练习还是其他途径达到,最终所有的方案都需要通过实施计划来进行落实。
对于更复杂的一些工作项目,就需要如下表格来完成(图8)。
http://s11/mw690/001n6cKGgy6SQwBP9sCca&690
图8
http://s1/bmiddle/001n6cKGgy6SQwNuxvW60&690
图9
因为《领导者之剑》是以问题为导向,所以问题就在图表的最上方;下面是情景分析;在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我们推断原因,排除原因;找到原因后,就要选择方案,就是决策制定;再下面就是怎么做,也就是计划分析。所以概括起来,解决问题也就是四个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从时态(时间先后)来划分这个步骤,那就是情景分析针对过去和现在,原因分析是针对过去,决策制定是针对现在,计划分析是面向未来的。以上这四个步骤大部分人常感觉这些工具在我们日常解决问题时也会用到,只不过《领导者之剑》把这种工具流程化、标准化、表格化了。我又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工作实践和授课积累,把这些表格进行简化、软件化,便于大家更准确和方便的运用。
各位群友,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梦想,我这次主题课程的主题是“用理性的思考实现感性的梦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梦想,梦想是感性的,但感性的梦想,却需要我们用理性的思维去实现。现在也有一种说法是,遇到问题时,用直觉去解决往往也是对的。我对“直觉”的定义是“在某一领域,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系列理性的思考之后,养成的即时判断能力”。最后这张图送给大家(图10)。
要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掌控圈!千万不要因为无能为力的事,影响了力所能及的事,最后让我们干不成事!
感谢大家的聆听,感谢这么长时间以来支持帮助本群的老师、主持人和朋友们!
*每周三晚8-9点*,百功公益学习群,与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