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画白兔

标签:
范曾玉兔迎春沈绣博物馆顾平生卜元 |
分类: 南通人文风物 |
安铁生(原创)20230210南通广皤电视报6期刊
接到中国民间工艺大师、通派瓷艺创始人顾平生老师电话,说兔年到了,瓷艺厂的范曾先生画兔新瓷盘出窑了,要我去看看。我当然感兴趣,次日赶到其办公处,见大盘已放在桌上。此为范曾先生题名为“童年回忆”作品,画面上是一高一矮黄衣兄弟二人,哥哥笑容满面昂首而立、背上背的小竹篓,腰系飘飘红带,显然是要去割兔草去;弟弟弯腰在竹篱旁,正取出胡萝卜在喂一只肥胖憨态可爱的小白兔。这情景让我想起童年时,在上范曾母亲为校长的女师一附(现通师二附),校园北边有一排兔笼,我们常从家里带了菜叶来喂养,观赏其三片嘴唇嚼食之不同;偶尔校工会放出兔子,我们则在草地上追逐,观其食草之乐。此画盘上有范曾先生附题:“每思半纪前少时事则往往慨叹系之”,他比我高几个年级,图中所示则为其与同学们喂养的情景了。画面还有“写十二生肖”几个小字,则说明这是范曾先生特为兔年所绘,顾平生老师烧制出来的此瓷艺新品,在癸卯兔年前亮出当然更合时宜了。
我在南通古玩淘宝城,还看到顾平生老师多年前制作的“碧海迢遥”瓷盘,亦是范曾先生早年绘制的嫦娥与白兔图。嫦娥悠闲地斜靠在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上,若有所叹“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寂寞;腿旁一只大白兔依偎在裙边,石下一只食草的小白兔正抬头望着妈妈。这大概即是范曾先生心中的“嫦娥应悔偷灵药”、“独坐秋宵不寝多,玉兔玉人歌里出”吧。顾老师在金边白瓷盘里,贴上此精彩画面,好似迢遥月宫就在眼前,怎不让人沉思遐想?
在沈绣博物馆2023《“玉兔迎春”百幅沈绣精品展》还未对外开放时,卜元馆长就给我发来电视台“总而言之”南通方言节目采访截屏,和南通文联的图文并茂微信,让我先睹为快。这里有范曾先生的多幅兔画再制作的沈绣精品,其中“玉兔呈祥”尤其引人注目。画面主题人物是一坐在地上的古装儿童,右手捧着线装书于右膝,左手指着书上文字在朗朗阅读,一只胖乎乎的白兔紧靠在孩子左侧正高竖耳朵专心聆看,它肯定听不懂念的什么,但一副祥和舒适的氛围让人感动。画的右下角还有抽去一本的蓝色线装书箱,看来这位小朋友是要把整箱书这样安静地读下去,是何等的高尚何等的欣慰,亦是该画的主题和本意了。
该展览上还有一幅范曾画的绣品兔画名“心手双畼(chàng除草)”,开始我还不甚解其意,仔细一看原来这位小孩是要来除草的,后灵机一动捉来了只小白兔,让兔吃草自己则可不动手而解决问题了。记得我在儿时,每年夏天都要在家里天井、学校操场等处,多次清除疯长的野草。而这画里就是会动脑筋者一举两得,省心而又首力地可解决除草的事了,此画极具童心童趣且不乏幽默,意味隽永当属小品精作。
2023年由99岁的范曾先生老友黄永玉先生设计的、第四轮癸卯蓝色兔年生肖邮票已正式发行。在中国,兔子一直被认为是瑞兽。古书《瑞应图》记载:“赤兔大瑞,白兔中瑞。” 唐代武元衡《贺白兔表》,说“兔居卯位……白者,明资于异色。惟此瑞兽,是称月精”。宋代欧阳修曾在《白兔诗》中写道:“天冥冥,云蒙蒙,白兔捣药姮娥宫。”我发现,范曾先生爱画的兔子有少数灰兔,但大多是都是白色的,这与我们儿时所见相同,其神态慵懒文雅,静中有动,含纯洁善良温柔聪明机智之意,昔日灰兔是很少有;也与我们那时流行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相吻合。当然范曾先生爱画的白兔,更与其妻楠莉属兔有关。我看到他还有一幅图,画有一只大白兔正食着胡萝卜和大白菜,上面题字曰:“兔善而温者也,与楠莉性相近,宜其生肖为兔也”。陕西家传泥彩塑制作、中国兔儿爷收藏专家胡鹏飞谈古老传说:“嫦娥看到人间瘟疫流行,派(具不死神力的)玉兔下凡为百姓治病”。还有兔年生肖歌唱:“兔子心地最善良,前虎后龙心不慌”。更有《孙子·九地》“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葛洪《抱朴子》:“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这些都应是范曾先生酷爱绘画大白兔的缘由吧。